2018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开幕 马友友亲自上阵

YMCG-2018-A-0010

网易娱乐1月11日报道 2018(第二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以下简称“音乐周”)于1月11日正式开幕。

2018音乐周集合了具有不同教育背景、生活经历、来自四大洲的青年音乐家组成新一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他们将在拥有目前国内最完善和先进场地设施的广州交响乐团和拥有国内最佳自然混响音效之一的星海音乐厅,以及在广交大楼户外草坪临时搭建的多功能“篷房音乐厅”,进行一次从东方到西方、从古典到现代、从“有谱”到“没谱”的艺术探索之旅。

琵琶与弦乐巧妙融合:音乐“中国画”展现文化互通

时至今日,西方“语言”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文化又如何增加国际传播力?音乐周开幕音乐会就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通过东方与西方兼备,经典与新作交织的曲目设计,充分体现了带着中国文化和中国形象走向国际舞台的用意。

广州交响乐团、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小号重奏组将为市民带来埃里克·伊瓦森的《喧耀音乐会》,2017(首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交响乐团成员也将登台亮相演绎一曲安德鲁·诺曼《GT赛车》,颇有传承意味。2017年适逢德国作曲家贝多芬逝世190周年,作为音乐周的导师们,自然也会将目光放到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身上。在开幕式音乐会上,音乐导师们将合作演绎《F小调弦乐四重奏》。本曲又称“庄严四重奏”,是贝多芬所写的最短的单乐章,虽然简洁却大放异彩,也是他唯一一件本人赋名的作品。贝多芬在题词中把作品献给一位热爱音乐的公务员好友,这意味着在音乐也是一种社交活动。

身为艺术总监的马友友也将亲自上阵,和其他四位导师一起演绎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合奏的五个人演奏个性鲜明,乐器的音质与音色都极为漂亮,无论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或低音提琴都有很高的声音密度。马友友也希望,通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音乐人一起创造新的音乐,向世界传达出了广东乃至中国音乐人乐于沟通、交流以及音乐背后的多元文化讯息。

除了西方经典交响乐作品外,丝路乐队成员、琵琶演奏家吴蛮和音乐周承办方之一广州交响乐团合作的《琵琶与弦乐协奏曲》极受关注。作为马友友创办的“丝绸之路乐团”重要创始成员,吴蛮曾七次获得格莱美“最佳演奏”和“最佳世界音乐专辑”提名,是国际乐坛上中国音乐的使者与琵琶音乐的代言人,也是跨界音乐与跨文化交流的标志性人物。

吴蛮在开幕音乐会上的表演将琵琶与弦乐巧妙融合,给予了观众前所未有的音乐震撼。《琵琶与弦乐协奏曲》是美国作曲家卢·哈里森专门为吴蛮而创作,作品充满了作曲家对年轻时在旧金山华埠格兰特大街上看中国戏曲的美好回忆。哈里森曾于1997年至2003年间游历了中国、韩国和印度尼西亚,吸收各国的典型乐风,最终成为美国最兼收并蓄的作曲家。现场,吴蛮的演奏颠覆性地将琵琶与西方交响乐相融合,犹如一幅用音乐绘制的韵味悠长的“中国画”,充分展现了琵琶的古典之美,而这种“文化互通”的乐曲风格,无形中也体现了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的理念。

音乐和生活无缝连接:线上线下皆可与音乐周互动

开幕音乐会以门德尔松的《芬格尔山洞》序曲收尾,尽管这篇曲目被贴上序曲的标签,但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篇独立的诗曲,它本身并不是告知“节目”的完结,相反,它的上演也正式为未来九天的“2018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探索之旅拉开序幕。

作为广东最新推出的一个国际性高端艺术品牌活动,“音乐周”因主张让青年音乐人才寻找音乐中的创造性和自我展示,而受到国际广泛关注和赞誉。2018 YMCG交响乐团共吸收了62名来自亚、欧、美、澳四大洲的青年音乐家,除了华裔还有部分非华裔音乐家,充分体现了乐团成员的多样性。不同国家和族裔的青年音乐家加入YMCG交响乐团,也更契合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秉持的“文化互通共建互信”发展理念。他们的年纪均在35岁以下,有些虽并非职业乐团乐手,但绝对不会缺少灵感和创意。在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将在包括马友友在内的十多位世界顶级导师的引导下,更多地围绕音乐进行思考和探索。最终,思维和艺术碰撞的火花将在闭幕当日的“马拉松音乐会”上得以集中呈现。

2018年的导师团队较去年阵容也更加强大,除了在开幕音乐会上亮相的马友友和吴蛮外,著名指挥家迈克尔·斯特恩、丝绸之路乐团核心成员及美国顶级交响乐团首席音乐家服务芝加哥交响乐团超过二十年的单簧管演奏家叶强,多次荣获格莱美音乐奖的低音大提琴明星埃德加·迈尔,朱莉亚音乐学院和柯蒂斯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黄心芸,范德堡大学贝莱尔音乐学院弦乐系主任科妮莉亚·赫德,小提琴家帕梅拉·弗兰克、五藤舞央及汉内克·卡斯尔和钢琴教授安娜·波隆斯基等都在此次的导师团之列。值得一提的是,在首届音乐周时广受好评的打击乐演奏家约瑟夫·格拉姆利、大提琴家麦克·布洛克和哈佛大学讲师蒂娜·布莱思也将回归。

这十五位国际一流音乐家将在九天内带领2018 YMCG交响乐团的青年音乐家们开展近200场各种规模、各类组合的工作坊、排练及讲座活动。和去年一样,除了在星海音乐厅举行的音乐会外,在广交大楼户外草坪上还有一座临时搭建的兼具多功能的“篷房音乐厅”。这个特别搭建的“篷房音乐厅”,除白天兼具YMCG交响乐团成员活动中心、媒体中心等功能,晚间将化身非常规表演场所,还将安排数场由艺术总监马友友策划的“乐聚·畅谈”音乐活动,其中的两场将向市民开放。

出生在巴黎、后移民美国,身上流着中国的人血液和文化,这种跨越地域和种族的生活经历,让马友友经常思考:“自己是谁?文化归属何方?家对自己的意义是什么?”对于音乐与青年、文化与社会、融合与创新这些议题,马友友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首场对市民开放的“乐聚·畅谈”活动将在本周五晚上(12日)在篷房音乐厅举行,现场马友友及导师们将和市民畅谈自己的内心世界。

朱静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专稿

第二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开幕在即,马友友将率青年音乐家挑战“音乐马拉松”

Music + Dialogue

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广州交响乐团和星海音乐厅共同承办的第二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将于1月11日至19日在广州举办。音乐周艺术总监马友友将坐镇广州两周,由他领衔的导师团队和青年音乐家组成的新一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将进行一次从东方到西方、从古典到现代、从“有谱”到“没谱”的艺术探索之旅。第二届YMCG交响乐团将继续由美国著名指挥家迈克尔·斯特恩担任音乐总监及指挥。

本届YMCG交响乐团,由来自亚、欧、美、澳四大洲的62名青年音乐家组成,他们将在15位国际一流音乐家的带领下“以乐会友”,在9天内展开各种工作坊、排练、音乐讲座和大师班,活动数量多达200场。

相较第一届,本届音乐周的导师团队成员背景更加多元、丰富,除了马友友和迈克尔·斯特恩,还包括多位丝绸之路乐团核心成员及美国顶级交响乐团首席音乐家,比如单簧管演奏家叶强、低音大提琴明星埃德加·迈尔、中提琴教授黄心芸、小提琴家帕梅拉·弗兰克、琵琶演奏家吴蛮等。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表示,“我们甚至邀请了教物理放松的音乐家,因为很多演奏其实是违反人体生理规律的,小提琴的拉琴手势就很扭曲,郎朗之前也因为手部受伤取消了多场音乐会,所以我们将有这方面的专家教大家如何进行身体放松,治疗职业病。”

在1月11日晚的音乐周开幕式音乐会上,艺术总监马友友将亲自上阵演出,开幕音乐会的票价为惠民价100元。最令人期待的是1月19日闭幕日的“马拉松音乐会”,届时青年音乐家们将从下午2时演出至晚上9时,演出形式包括传统的室内乐演奏、即兴音乐演奏以及演奏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等等。陈擎表示,这场音乐马拉松非常特别,“既有谱(乐谱),也没谱,非常令人期待。”

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这一独创青年音乐项目引发了全球关注。音乐周期间,来自海内外不同地区的青年音乐家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开放的文化思维和艺术养分。同时,这些新鲜而极富朝气的音符也将为广州这片土地增添更多关于音乐与人生、文化与社会、传承与发展、融合与创新的因子,向世界展示活力广州的风采。

文: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张素芹
广州参考·广州日报编辑 曾俊

马友友为什么愿意在广州待两周?

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广州交响乐团和星海音乐厅承办的2017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已于1月7日开幕。音乐周由著名指挥家、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艺委会主席、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成功邀得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马友友任艺术总监。此前,马友友从未在任何机构或文化项目中担任过艺术总监一职,这也让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在筹备过程中就备受国内外业界关注。此番,马友友为何选择在广州坐镇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

事实上,剧场建设有口碑,观众培养见成效——广州近年的文化积淀,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盛事、名家名团。新年伊始,马友友在广州坐镇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后,今年,名家名团陆续有来,比如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两大天团将于今年秋天首度驾临华南地区……

策划:苏蕾 文/广州日报记者张素芹

文化盛事:新年伊始,马友友就坐镇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

1月7日至15日的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期间,马友友领衔的导师团队,包括大提琴家麦克·布洛克,双簧管演奏家王亮,单簧管演奏家、作曲家金南·阿泽姆,打击乐演奏家约瑟夫·格拉姆利,教育学家、哈佛大学导师蒂娜·布莱思,扬琴演奏家、作曲家钱睿隆,笙、唢呐演奏家吴彤等人,将对由35岁以下青年音乐家组成的YMCG交响乐团传道、授业、解惑。这支80人的乐团专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而设,是一个富有朝气、以乐会友、充满文化碰撞和交流的“乐友大家庭”。音乐周期间,马友友从早上9时开始,每天大半以上时间都和各地年轻人待在一起,与他们对话、交流并现场指导。

音乐周导师团队每位成员各自擅长的乐器和领域不同。在此次的乐团排练、创意工作坊以及乐聚·畅谈等活动中,他们敢于打破传统、乐于跨界融合。更重要的是,导师们的创造能力惊人。

音乐周期间,YMCG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及指挥迈克尔·斯特恩都将带领全部学员练习古典、浪漫、印象、现代乐派的曲目,导师们全程参与,甚至亲自加入乐团进行演奏。

音乐周进行的第二天,艺术总监马友友就拿着自己那把著名的大卫杜夫大提琴悄悄进入大提琴声部,坐在最后,与乐手共用一个谱台……

即兴演奏是整个音乐周最为吸引人、最有趣的部分。YMCG交响乐团团员被分成两大组,由迈克·布洛克带领大家学习即兴演奏,精彩有趣的课程让学员和导师们碰撞出很多灵感的火花,他们彻底抛开了乐谱,充分发挥想象力,互相吹口哨、跺脚、打响指甚至拍胸脯……即兴演奏的成果会在1月13日、14日的“明天”音乐会中体现。

1月8日至12日,连续5晚的“乐聚·畅谈”音乐活动尤其受到市民和乐迷们的欢迎,每晚的“篷房音乐厅”都被奇思妙想和头脑风暴充盈。探讨的话题包括“压力”“即兴”以及“寻找和分享音乐理念”等。

11日晚的话题是“21世纪,音乐家和艺术家能做些什么事情”,来自波士顿的作曲家、小提琴家刘茂珍就分享了她在波士顿街头做的“Sun Bar”项目,“波士顿的冬天很长、很冷,很多人都宅在家里。这个项目从公交车站开始,让人们听听音乐、喝杯热咖啡、谈谈天,什么让你更温暖呢?”音乐周音乐总监、指挥迈克尔·斯特恩则表示:“音乐是一种让人带来同理心的方式,音乐能激发灵感,让我们行动,对世界做出改变。”

昨晚,最后一场“乐聚”活动在中山大学怀士堂举行,探讨了“传统和创新”的话题。

此外,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最盛大的一场音乐会,将于1月15日晚举行, YMCG管弦乐团将集体亮相星海音乐厅舞台。音乐会将由迈克尔·斯特恩执棒,为观众带来风格跨度极大的曲目,包括贝多芬的第八交响曲、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2、3乐章)以及斯特拉文斯基的代表作《火鸟》。马友友将在音乐会中担任大提琴独奏,为观众呈现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的两个乐章!此后,YMCG乐团将到其他地区进行巡演。

重磅陆续有来: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两大天团首度来到华南地区

马友友这样的顶级大师坐镇广州两周,这是极其罕见的现象。事实上,今年广州文化艺术的天空,还有很多的“空前”。

今年秋天,创立于19世纪末的柏林爱乐乐团与创立于1842年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将先后莅临广州,这也是这两个交响乐殿堂中的顶级名团首度驾临中国华南地区。两支最重量级的交响乐团先后献演,必将成为广州近年来最亮眼的文化艺术盛事。

柏林爱乐乐团此次巡演,将由现任首席指挥西蒙·拉特尔爵士执棒,钢琴家郎朗也将加盟演出。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演出则由新一代指挥大师安德里斯·尼尔森斯指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两位指挥大师,都来自英国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在2016年的最后两天,这个世纪名团把其首次中国巡演的首站放在了广州大剧院。

今年11月12~18日将是广州大剧院重磅推出的德国音乐周系列,除了有柏林爱乐乐团,还将有两场德国重量级歌唱家的音乐会——被誉为“21世纪的帕瓦罗蒂” 的德国的歌剧男神乔纳斯·考夫曼和德国国宝级、当今世界顶级花腔女高音黛安娜·达姆娆都将首次来到中国。

将于今年9月到访广州的《阿依达》是意大利作曲家朱赛佩·威尔第创作于1870年的一部歌剧作品(四幕歌剧)。《阿依达》有多个版本,也曾来过中国演出。广州大剧院将重金打造的这个版本,采用佛朗哥·泽菲雷里导演、首演于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的版本,该版本布景宏大,按比例复原狮身人面像、尼罗河、庄严的古埃及神庙,以期通过视觉带领观众领略古埃及文明的博大与深邃。

佛朗哥·泽菲雷里是意大利著名的电影及歌剧导演,成名作即为改编自莎士比亚悲剧《罗密欧与茱丽叶》的《殉情记》,这位导演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打造了各类豪华歌剧,其合作过的歌唱家数不胜数:包括女高音卡拉斯、男高音多明戈等。据悉,这个版本在斯卡拉歌剧院首演时引发轰动,而这个经典版本也是首次来到中国。

积淀深厚:观众培养与剧场建设升级,名家名团广州有“知音”

10年之前,广州文化市场概念模糊,国外的名家、名团来中国演出,首选地一般都是北京、上海、香港、台北这些城市。但是,近五六年来,很多名家、名团来中国巡演一般会安排三站——北上广,分别代表华北、华东、华南的区域核心,广州成了名家名团必经的一站。之所以会有这种变化,与广州的文化积淀不无关系。

广州的剧场建设成果斐然,广州大剧院、星海音乐厅、友谊剧院、广东演艺中心大剧院……在广州,适合演出各类艺术作品的剧场实在太多。

而艺术机构对观众的培养也不遗余力。广州大剧院经常有导聆、演后谈、工作坊,吸引艺术爱好者前去参加,去年秋天,韩国小提琴大师郑京和在广州大剧院演出,演出前一天和广州乐迷进行交流,现场的热烈气氛让人难忘。星海音乐厅的散票销售能力非常强,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也培养了很多观众,尤其是,星海音乐厅经常有高端演出的文化惠民活动,更是在乐迷中交口称赞,有来自外地的大学生就表示“因为有星海音乐厅,所以觉得在广州上大学特别幸福”。而广州交响乐团,更是一直致力于培养广州的古典乐迷市场,“花50元去听一场GSO”已经成为年轻人“装有钱人”的一种方式。

古典音乐对声效要求极高,对环境的干扰尤其敏感,对观演礼仪要求非常严格。而国际大师们在广州能遇到好的剧场,好的观众,这种经验也会在他们的朋友圈中传播,因此名家、名团纷至沓来。

到访广州的名家名团对广州赞赏有加。1月1日,在广州大剧院新年音乐会结束后,英国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团长和指挥瓦西里·辛奈斯基表示:“广州的观众年龄层次分布很广,观众接受度也很高,非常open。聆听过程中认真且专注,场内气氛很好,在乐段关键地带的精神集中度很高,使得独奏家的发挥也很棒。剧院环境非常棒,字幕出现的时间很准确。广州人民很热心友好,在旅途中遇到很多人都乐于帮助我们。”广州的剧院和广州的观众让更多的艺术家和艺术院团认识了广州。

《剧院魅影》前年在广州连演40场成为“现象级事件”,《剧院魅影》“千场之王”布拉德·里特尔对广州的观众同样赞誉有加:“广州人特别友好,这里能让我们保持开放的思维。”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也说:“我一直非常喜欢广州观众。他们很容易接受美好的事物,当你表演得很好的时候,他们会给予强烈的反响。他们的掌声发自内心,而且都很文明。我经常在广州演出,乐章间乱鼓掌的情况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广州观众听音乐会的文明程度是和国际接轨的。”

专访

马友友:音乐的意义就是服务

音乐周期间,马友友从早到晚都待在二沙岛,非常忙碌和辛苦。昨天下午,马友友在授课的间隙,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虽然忙碌,但他依然神采飞扬、谦和友善。他说,我们能控制的东西太少,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态度,而态度是我们解决很多问题的前提。

在内心找到灯光驱逐害怕

广州日报:您是继2010年、2012年后第三次来广州。几度来广州,您对广州的印象如何?

马友友:广州是一个包容、开放、有远见的城市,我非常喜欢广州。这里的天气好、人好、吃的也好。这里有悠久的历史,处在江、海之间的广州,人们的生活丰富、思维活跃。余隆在广州交响乐团做音乐总监,这个乐团很棒,人也很热情。一开始筹划这个音乐周,我们就决定要在广州做。

广州日报:是什么原因,让您决定做这个音乐周的艺术总监?而且在广州一待就是两周。

马友友:和年轻学生在一起,激发我产生很多新的想法,好像重新开始喜欢音乐了。

这次音乐周,虽然很复杂很辛苦,但大家都很有热情,希望能找到做音乐的原因、音乐对社会的贡献,音乐作为艺术、文化,有什么意义。每天晚上的畅谈,讲服务的精神、创造的精神,找到方法,让人们在内心里找到灯光,把害怕的感觉驱逐出去。

广州日报:作为前辈,您最希望青年音乐家从音乐周学到什么?您对青年有何建议?

马友友:希望大家建立自信心,认清楚自己是谁,尽量用自己的能力、天赋、技巧做出好的音乐,让自己得到发展,同时放眼周围的人和社会,用音乐来帮助别人取得发展。面临复杂的生活和工作,我们要找到好的应对的方式。

年轻人的创造精神需要平台

广州日报:在教导青年的时候,您为何强调“与人为善”?这一点,在青年音乐家进阶的道路上,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马友友:与人为善肯定比不与人为善好。这个世界已经很复杂,我们能控制的东西很少,我们只能控制自己的态度。年轻人跟年长的人也要有好的态度,与人为善是一种基本的美德。61岁的我想看到年轻人能通过这些课程,学会敞开心扉与人沟通,在保持积极、开放心态的同时,勇敢接受挑战。

广州日报:前晚的“乐聚·畅谈”中,您提到音乐的意义就是服务,那么,音乐是为了满足谁的需求?

马友友:一个来自新疆的大提琴家跟我说:“我几个月之前在养老院,看到一个病重老人快要过世了,我站在他床前给他唱歌,他流泪了,我也流泪了。”他问我:“这是一种服务吗?”我说:“这当然是!”我们鼓励大家做这样的事情,为他人服务体现自己的价值。我希望青年人都能去认真思考音乐艺术到底是为了满足谁的需求,而想明白了这一点,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广州日报:您对音乐周目前活动的进展是否满意?

马友友:我是跟着余隆走,他说往这边走好,我就往这边走。余隆很有远见,他想做一件好事,大家就一起创造,每天都有进步。年轻人的创造精神需要找到一个平台。有些时候,他们的想法不敢讲出来,我们要帮助他们勇敢地去讲。

报道来源:广州日报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7-01/13/content_25_1.htm

马友友:不能缺少了爱和激情

信息时报讯 (记者 谢奕娟)

为期9天的2017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YMCG)已经过去了一半,对于普通观众来说,除了音乐会,能够从这件音乐盛事中获得的福利,要数1月8日-12日每晚举行的“乐聚·畅谈”活动了。从“即兴演奏”,到“21世纪的音乐家要具备什么素养”,观众不仅能够与音乐家们融入到沙龙式的讨论,更能不时收获马友友等音乐大师即场演奏的意外惊喜。其中,1月11日晚上举行的“乐聚·畅谈”,马友友分享个人对“成功”理解的一席话,更让成员和观众都深受启发。

谈素养:透过爱的驱动全身心使用大脑

1月11日晚,二沙岛广交大楼旁的户外棚屋,马友友用斯特拉文斯基的一段《火鸟》组曲,为当晚的“乐聚·畅谈”拉开了序幕。《火鸟》组曲是斯特拉文斯基创作于1911年的名作,担任“乐聚·畅谈”主持人的指挥家迈克尔·斯特恩说,1911年,也是他的父亲、已故著名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诞生的年份,在那个时代,还有很多的音乐家也在巴黎生活着,并用他们的创作和演奏,反映着他们在那个时代的所思所感。“作为身处21世纪的音乐家,我们应该要怎么面对这个时代呢?”迈克尔抛出了沙龙的话题。

马友友接过话题,他掏出iphone手机坦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让信息转化为知识是非常难的过程,一定要有非常深度的思考,但如果你拥有了同情心和爱,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当你有了激情,有了爱,通过爱的驱动,就能全身心地使用你的大脑。“很多人说我是一个成功的人,成功是什么?如果你充满了好奇心,充满了热情,你已经没有空间接受任何否定你想法的信息,也就是说,因为全身心的投入,你不会觉得好像没有办法去做这件事情。成功就是你可以耗尽你所有的热情、激情去完成所有事情。”

21世纪的音乐家需要具备什么素养?马友友觉得不能缺少了爱和激情,而另一位导师、小提琴家兼作曲家刘茂珍则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说出了答案。从小在加州长大的刘茂珍两年前去了波士顿生活,那里的冬天很冷很漫长,令她倍感孤单和难捱,“我有了一个想法——给大家创造一个冬天可以在一起的地方”。于是,她联合了10位艺术家朋友,将公共汽车站变成了“sunbar”,为等车的人提供热饮,为他们演奏音乐,并和大家互动交流,“什么让你感觉跟你邻居距离更近?”“什么曲目可以让你感觉更温暖?”刘茂珍说,作为一位音乐家,她爱音乐,也希望能向大家传递音乐的可能性。

谈即兴:与观众一起用呼吸创造音乐

而在1月10日举行的“乐聚·畅谈”,则将话题聚焦在“即兴”。刘茂珍说,现在的古典音乐培训很缺乏即兴创作,“这有点像我们评价一个孩子,不能说只会读书才是好,而是有很多评价的方式可以选择。”

现场,导师们组成了一个小重奏,向观众和YMCG成员们展示了即兴演奏的魅力。 “现在,我想要和现场的你们一起运用我们的身体、姿势来即兴创作。”随着刘茂珍引导的呼吸和“二脑”体验(不需提前思考),一百多位观众一起发出了令自己舒服的声音,“啊”“嗷”“额”各种迥异的声音此起彼伏,大家乐得哈哈大笑。

带领大家进入冥想状态的导师钱睿隆,则让观众们体验了一把集体的“即兴”,随着呼吸的节奏,呼气时所有人发出自己的一个音,在第二次呼气时,发出前面听到的别人发出的音,如此循环,观众们在放松的状态下“创造”了崭新的音乐体验。在这个环节的尾声,一位YMCG交响乐团的小号手奏响了一段极具冥想性的即兴旋律,伴随着观众们的即兴呼吸“和音”,大家都过了一把作曲瘾。原来即兴,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难,还充满乐趣。
报道来源:信息时报
http://epaper.xxsb.com/showNews/2017-01-13/357751.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又见马友友

记者:许晓蕾

最近,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来2017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了,1月15日还将在星海音乐厅有一场迈克尔·斯特恩与马友友音乐会。这绝对是开年最重磅的一场音乐会。近年来专注于丝绸之路演出的马友友,鲜少在国内有演出,已经有5年没在广州的演出市场出现,要在广州听马友友的音乐会可是比等4年一度的奥运会还难。

难得的是本届音乐周的闭幕式音乐会———迈克尔·斯特恩与马友友音乐会上,他将与YM CG管弦乐团合作,带来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第二、三乐章)。

在华人世界,马友友与谭盾一样是个传奇式人物。他曾为电影《卧虎藏龙》演奏主题曲,这首新古典提琴曲获得了奥斯卡最佳音乐奖。他的音乐还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赞赏,曾在其就职典礼演出。2011年2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将2010年度总统自由勋章颁发给了包括马友友在内的15名人士。同年马友友获得美国肯尼迪中心“终身成就奖”。

此外,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还有两场13日和14日在星海音乐厅的“明天”音乐会值得关注,虽然没有马友友的演出,但有马友友指导的学生Y M C G管弦乐团演出。YM CG管弦乐团是从全国600名报名乐手中最终挑选出来的80名乐手组成。特地介绍这两场音乐会是因为票价实在是便宜,才35元,35元听场交响乐只是一个盒饭钱啊。

报道来源:南方都市报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G/html/2017-01/09/content_2092.htm

马友友鼓励后辈当音乐界“将军”

信息时报讯 (记者 谢奕娟)

前日,二沙岛的广交大楼旁,一块经常用于举办草坪音乐会的大草坪变身为音乐篷房,2017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YMCG)在此拉开序幕。未来9天,一支由天南海北音乐爱好者组成的青年交响乐团,将在马友友领衔的导师团队带领下,展开排练、工作坊、音乐会与“乐聚畅谈”活动。当天上午,马友友首先以音乐为团员们送上一份“见面礼”,并勉励他们,以余隆为榜样,成为未来音乐世界中的“将军”和“诗人”。

导师秀:马友友以音乐为开场白

本届YMCG集合了由马友友领衔的12人导师团队,其中有不少是丝绸之路乐团中与马友友合作的成员。开幕第一天,不管对于导师来说,还是对于团员来说,互相间还有点陌生。排练正式开始前,马友友向前排的大提琴手借过大提琴,现场来了一段solo。

以音乐为开场白的马友友随后请出广交的音乐总监余隆,并鬼鬼地对老友称赞一番,说余隆有“将军”气质,因为每次余隆对他说话都是,“你,听我的话,一定要听我的话!”同时,他觉得余隆也是一位“诗人”,可以将音乐的灵感化作最可爱的句子表达出来。“希望你们将来也可以成为‘将军’和‘诗人’。”中文词汇量有限的马友友,这番发言成功调动全场气氛。

随后,导师们一一上场自我介绍。作曲家、小提琴刘茂珍拉着小提琴穿行在团员中间,并自曝“小胖”是她的绰号,团员们也可以随意叫。

而压轴亮相的大提琴家麦克·布洛克竟然把大提琴像吉他一样背在身上拉。导师们萌萌哒表现瞬间与团员拉近距离。

工作坊:团员们用音乐“为所欲为”

在下午举行的“丝绸之路工作坊”中,包括马友友在内的一众导师团更是打破常规,让团员用耳朵、心灵而非传统的曲谱去演奏音乐。

大提琴家麦克·布洛克就通过独特的方式让团员们体会到“节奏”的魔力,他鼓励学员们用自己双脚,或拍打大腿、胸脯,甚至通过口哨、响指等方式表现出节奏感。接下来的“模仿训练”,他也让不少团员开始减轻对“即兴创作”的畏难心理。麦克·布洛克说,他希望团员们能够用脑袋、用耳朵、用心来记录下旋律,而非纸笔。麦克让团员们将谱架背对自己,开始用耳朵聆听、模仿自己演奏的旋律,并不断在其中加入自己的创作。

当天的“工作坊”结束后,团员们将自己的心得写下来,不记名张贴在排练厅外的墙壁上,有团员感叹:“音乐可以为所欲为。”

报道来源:信息时报
http://epaper.xxsb.com/showNews/2017-01-09/356821.html

马友友: 做音乐最终要回到内心

YMCG Symphony Orchestra

广州日报讯(记者 张素芹摄影报道)

首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昨日上午在广州交响乐团开幕。12位导师一一亮相,他们将在整个音乐周期间参与教学、讲座、举办大师班及演出音乐会,为青年音乐家传道、授业、解惑。音乐周艺术总监马友友表示:成功的音乐家最终是要超越技巧,回到内心,音乐周将建立年轻音乐家之间的信任和交流。

昨天上午,音乐周开幕,80名乐手组成的YMCG管弦乐团开团。音乐周艺术总监马友友,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小提琴家张万钧,大提琴家麦克·布洛克,双簧管演奏家王亮,单簧管演奏家、作曲家金南·阿泽姆,打击乐演奏家约瑟夫·格拉姆利,教育学家、哈佛大学导师蒂娜·布莱思,扬琴演奏家、作曲家钱睿隆,笙、唢呐演奏家吴彤等纷纷以不同的形式亮相。

现场,音乐周艺术总监马友友表示:“音乐家的内心要敏感,看到什么要讲出来。音乐周让大家聚在一起,希望大家能沟通,听到各方的意见和理解,找到可贵的聚集点,做将来的将军和诗人。”马友友认为:“音乐家总是需要找到一种在歌剧院的感觉。开始做音乐时,是用乐器、身体、技巧去表达高超的、不一样的东西,但最终是要回到内心,回到诗人这个属性,让别人能了解,能在心里接受,这样才能成为成功的音乐家,而人们需要的也是这样的音乐家。”

首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将于1月15日闭幕。音乐周期间,会举行“乐聚·畅谈”、交响音乐会、室内乐音乐会、即兴音乐工作坊等一系列活动,而星海音乐厅、广州交响乐团及二沙岛则变身全天候的“文化会客厅”。

华裔音乐家马友友在广州开“青年音乐坊”

Opening Concert

新华社广州1月7日电(记者陈寂)

7日上午,由著名华裔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等音乐导师和海内外80名华人青年音乐学员组成的一支特殊乐团,正式“进驻”珠江畔的广州交响乐团排练厅,开启了为期9天的2017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活动。

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广州交响乐团和星海音乐厅共同承办的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今年首次举办,马友友担任音乐周艺术总监。该音乐周特别组建了一支由35岁以下青年音乐家组成的乐团,并命名为“YMCG管弦乐团”,由美国著名指挥家迈克尔·斯特恩担任乐团音乐总监及指挥。

音乐周期间,由马友友领衔的导师团队将与YMCG管弦乐团的青年音乐家进行各种形式的排练,并举行创意音乐工作坊,还面向公众举行不同主题的“乐聚·畅谈”音乐活动和室内乐音乐会。1月15日晚,马友友和该乐团还将在星海音乐厅交响乐演奏大厅联合献上一场音乐会。

据了解,导师团队主要由马友友创立的丝绸之路乐团的核心成员及美国知名交响乐团首席音乐家组成,其中包括中国民乐演奏家吴彤、纽约爱乐乐团双簧管首席王亮等。此外,在马友友建议下,为加强世界各地的华人青年交流,YMCG管弦乐团的成员从海内外近百个音乐院校、艺术团体及专业机构的600多位华人青年音乐家中选出。

作为享誉世界的音乐家,马友友以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为灵感于1998年启动“丝绸之路”音乐计划,并创建了丝绸之路乐团,希望通过全世界不同地方艺术家及社区活动的交流碰撞,打破地域隔阂,通过音乐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

在马友友看来,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的核心内涵能体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因此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的广州实施其艺术理念,别具深意。“我们这次活动不仅要探索未知领域,而且需要在一个非常复杂的框架中寻求创新之路。”他说。

据悉,YMCG管弦乐团还将于1月16日和17日分别赴台北与香港进行演出。

2017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开幕了!

YMCG Symphony Orchestra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周豫 通讯员/梁彦 罗宇罡 摄影)

筹备近两年、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广州交响乐团和星海音乐厅共同承办的首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以下简称“音乐周”)于1月7日正式开幕。二沙岛的广交大楼旁,已经搭建起帅气的篷房音乐厅,音乐周艺术总监马友友领衔的导师团队和由国内外及港澳台地区80位华人青年音乐家组成的YMCG交响乐团将在1月7日至15日驻扎在此。

这支代表青年(Youth)、音乐(Music)、文化(Culture)和广东(Guangdong)的YMCG交响乐团成员在音乐周首日便展现出了极富朝气的一面。仅通过一个上午的交流,团员们便组建了一个以乐会友、充满文化碰撞的大家庭。7日下午,包括马友友在内的一众导师团与团员们共同参与的“丝绸之路工作坊”更是打破常规,让团员用耳朵、心灵而非传统的曲谱去演奏音乐,教学方式让团员大开眼界。现场,通过即兴、模仿和合作训练,团员们尽情跺脚、敲打身体,甚至打响指、吹口哨,尽情发挥自己的创意,按照教育导师蒂娜的说法,“他们在共同创造一段‘前所未有的旋律’。”

当晚,在青年指挥家景焕的指挥下,广州交响乐团及其附属广州青年交响乐团组成的超过130人的超大型交响乐团,与音乐周的两位导师–大提琴家麦克o布洛克与笙演奏家吴彤联袂演绎了中国作曲家赵麟的大提琴、笙与管弦乐队协奏曲《度》,也由此拉开了首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的序幕。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小燚,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吴强,广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陈春盛出席并观看了演出。

接下来,导师团成员与YMCG乐团团员们将进行各种形式的排练以及创意音乐工作坊,这期间,每天晚上还将举行不同主题的“乐聚·畅谈”音乐活动和室内乐音乐会,参与的乐团团员和观众都可能从中获得启发式的全新体验。

音乐周创新举措在国内尚属首例

首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由音乐周艺委会主席、著名指挥家、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成功邀得蜚声中外的艺术大师马友友担任艺术总监,在筹备过程中就备受各界关注。这是广东在建设文化强省背景下,汇集全球资源着力打造的一个全新文化艺术品牌,计划今后每年举办。

在7日上午举行的乐团成员迎新会上,艺术总监马友友提到,“此次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是一次‘音乐冒险之旅’,这类型的活动在中国还是第一次。”他提到,音乐周将会举办一系列新颖、创新、令人激动的活动,“我们关注为什么演奏、如何演奏,为什么表达以及如何表达,内容包括重奏、交响音乐会、音乐创作以及即兴演奏,让不同风格的音乐在这里交流、融合。”

自2016年10月份公布组建首届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的消息以来,吸引了跨越三个大洲,近百个音乐院校、艺术团体及专业机构的600多位音乐家申请报名加入。团员来自中国各个省市、港澳台地区和欧美各国,语言问题必然会出现在交流当中。除此之外,交流中还会出现文化差异的问题,但马友友认为,“此次音乐周涉及的话题–包括风格差异、教育观念差异、寻求良好合作、同理心的运用、怎样做一个好公民等话题在不同人心中会产生不同的共鸣。”他相信,只要解决了沟通问题,思考会更深刻、行动会更有效、自己的志向也才会更清晰。

在对学员们的教诲中,马友友特别强调“与人为善”在音乐事业中的重要意义,“每个人都希望在音乐、生活和社会中尽力表现自我,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认识到自己的个性、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对自己的定位和对自己在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他希望,学员们能在保持积极心态的同时坚持“本心”,勇敢地接受挑战。

音乐工作坊尽显创意和即兴魅力

据悉,在本届音乐周中还包含两场“明天”音乐会,马友友希望,能把演奏曲目也交给“明天”,即交给青年人来决定。音乐会上,团员们除了要排练、演奏“有谱”的经典作品,同时还要演奏“没谱”的音乐(即兴创作)。届时,YMCG交响乐团团员们需要各拿出一个即兴节目在音乐会上演奏,这难度远比照着谱子演奏难度大得多。

在下午举行的“丝绸之路工作坊”中,大提琴家麦克·布洛克就通过独特的方式让学员们体会到“节奏”的魔力,他鼓励学员们用自己双脚、拍打大腿、胸脯,甚至通过口哨、响指等方式表现出节奏感,在学习的同时,学员们很快就打开心扉、彼此熟悉,排练室里更是笑声不断。“原来,有时候不需要语言,就可以玩音乐。虽然有些节奏很简单,但放在一起律动,却非常有趣,很有创造力,让我深受启发。”中提琴手赵琦韵说。

接下来的“模仿训练”也让不少学员开始减轻对“即兴创作”的畏难心理,麦克·布洛克说,他希望学员们能够用脑袋、用耳朵、用心来记录下旋律,而非纸笔,他让团员们将谱架背对自己,开始用耳朵聆听、模仿自己演奏的旋律,并不断在其中加入自己的创作。他说,“刚开始学习自己不熟悉的知识,可能会觉得惊恐,但每组组员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是有个性的,你们需要发挥创作力和想象力,在合奏中体现你们的个性。”

作为教育学家,蒂娜则提出,“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节奏’的过程,是否跟人与人之间合作共建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问题引发了学员们的思考。有团员认为,有的团员胆子小,却在一部分人的领头下用于放下包袱、展现自我,这是团队的勇气,通过合作大家也建立起了友谊。

当天的“工作坊”结束后,团员们将自己的心得写下来,不记名张贴在排练厅外的墙壁上。“音乐是快乐的,自己每一根神经都在跳动。”“解放你的思维,享受当下!”“音乐可以为所欲为。”“面对你的热情,接受未知。”“学会接受尴尬”,无不说明团员们从中受益匪浅。不少人表示,“虽然中西方文化有大不同,但用五声调式也可以很轻松地玩即兴音乐,感觉很厉害!”还有人认为,“比起音乐技巧,大家更在乎从音乐中获得喜悦和惊喜,更在乎传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据悉,接下来几天,导师团将全程参与“丝绸之路工作坊”,着重培养学员们的即兴创作能力,共同享受这趟音乐未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