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的这个音乐周,为什么能吸引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奔赴

216

从香港通关来到广州,21岁的卓君蔚很兴奋。这几天,这位小提琴姑娘不仅能和国内顶尖乐团的首席并肩排练演出,还有机会和上海四重奏面对面,在含金量满满的大师班充电。

最近,像卓君蔚一样奔赴广州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他们来自北京、上海、武汉、成都、广州、香港、澳门……目标只有一个——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YMCG)。

“青年就是我们的未来。”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由指挥家余隆发起创办,自2017年起已连续举办七届,今年正式更名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

2月13日-20日,YMCG在绿意盎然的广州和深圳举行。升级后的音乐周更热闹了,香港管弦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澳门乐团首次加入音乐周的大家庭,与“元老”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联手合作,共襄盛举。

回顾本届音乐周,余隆坦承,组织工作“极其困难”,但成就了一次“史无前例的、非常完美的青年人的展示”。

大师班,上海四重奏的李伟纲、李宏刚指导澳门青年交响乐团弦乐四重奏。

闭幕音乐会,YMCG乐团登场,学员们和29位乐团首席并肩演出。

和上海四重奏面对面,和29位首席肩并肩

“热闹非凡!”提起YMCG,上海四重奏第一小提琴李伟纲脱口而出的是这个词。

今年的音乐周吸引了来自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各地职业乐团的首席演奏家、重奏组、青年学子,交响乐音乐会、室内乐音乐会、大师班、对谈……活动琳琅满目。

重视室内乐的训练是YMCG的传统,今年也不例外。上海四重奏堪称大师班的明星教师。两天时间里,他们两人一组,为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香港演艺学院、澳门青年交响乐团的8组学生四重奏,上了16堂室内乐课。

“他们会做有趣的示范,比如乐句可以怎么处理,非常有感染力。”卓君蔚来自香港演艺学院,和三位同学临时组成了一支弦乐四重奏,全是干货的室内乐课程,让她兴致勃勃。

澳门青年交响乐团弦乐四重奏也期待着被上海四重奏点拨,拉小提琴的麦颂恩拉被大提琴家尼古拉斯·萨瓦拉斯镇住了,“他好像每个乐器都很懂。”

“学生们的水平都相当高。”李伟纲惊讶地发现。来自澳门的这组四重奏让他印象尤深,有几个高中生并非音乐专业出身,却有很好的音乐意识,老师讲什么能立刻有反应。大家提问很踊跃,“你会看到他们受到启发时,眼神发亮,仿佛在一瞬间懂得了什么,这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褒赏。”

“在乐队,乐手还有可能混,但在重奏组,乐手根本没法划水。”李伟纲说,若想让乐队有一个质的飞跃,一定要重视重奏的训练,“乐手好比是一颗颗螺丝钉,扎实的重奏训练,可以让他变成一颗更好的螺丝钉,而且是非常乐意的一颗螺丝钉。”

也正是在YMCG,柳鸣拾起了对室内乐的兴趣。

2017年,正在读大三的她参加了首届音乐周。当时,国内的音乐院校更重独奏教育,柳鸣被分到一个六重奏拉二提,还忍不住一通抱怨。和小伙伴合作下来,她发现,室内乐太好玩了。更有意思的是,导师们就像朋友一样,不管是排练还是休息时一起喝咖啡、打乒乓球,时刻都和学生们在一起。

如今的柳鸣不仅是上海交响乐团的乐队首席,还是上海女子四重奏的一员。今年,柳鸣又多了一重身份——YMCG乐团的乐队首席。从青涩学员到乐队首席,柳鸣的故事被余隆当成励志范本,在很多场合反复说起。

2月19日,星海音乐厅,在指挥家景焕带队下,YMCG乐团用能量爆棚的演绎,为热闹了一周的音乐周画下句号。

这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联合乐团。所有学生和来自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北京、上海、杭州、宁波、西安、贵阳、昆明、兰州等地12支职业乐团的29位首席,并肩排练,并肩演出。首席们在侧言传身教,学生们肉眼可见地在进步。

柳鸣坐在最醒目的位置。在联合乐团当乐队首席,她笑说,压力挺大,“毕竟有其他乐团首席在,不能给上交丢人。”乐队首席意味着更重的责任,不过,因为有多位首席加持,她又觉得担子减轻了不少,“首席和学生肩并肩,交流更顺畅,化学反应特别快。”

来自澳门乐团的李娜担纲了第二小提琴声部的首席,将积攒了多年的经验,向身边的学生倾囊相授,“拉乐队毕竟和独奏、重奏不一样,我们可以把经验告诉他们,第一时间帮助到他们。”小时候的李娜并没有这样的演出机会,不无羡慕地说,“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要珍惜。”

“音乐家的斜杠人生”连线现场,YMCG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和YMCG新任音乐总监丹尼尔·哈丁跨国交流。

“我们来自大湾区”对谈现场,香港演艺学院弦乐四重奏献艺。

哈丁接棒马友友,为音乐周注入全新活力

著名指挥家丹尼尔·哈丁将担任YMCG音乐总监,任期从2024年至2028年——2月19日,余隆正式官宣了这个消息,迅速刷屏了朋友圈。

在柏林爱乐乐团对哈丁的介绍里,他是曼联球迷、飞行员、指挥家,多重身份交织下,是一个彻底的斜杠音乐家。2月17日,哈丁以“候任音乐总监”的身份,与余隆跨国连线,以“音乐家的斜杠人生”为题,与在场的年轻人畅聊音乐、畅聊人生。

16岁,哈丁将指挥勋伯格《月光下的皮埃罗》的小样寄给了西蒙·拉特,从此成了这位世界名指的助理。这个毛遂自荐的故事激励了很多年轻人。44岁,指挥事业如日中天时,哈丁又转换跑道,为了圆飞行员的梦暂别指挥事业。如今的他已是一位持证飞行员。

为什么会选择当飞行员?哈丁说,他想过一种和指挥不一样的人生,此外,音乐家面对抽象音乐需要巨大的想象力,而不同的工作和人生经历可以滋养这一份想象力。由此,哈丁想起了同为指挥的郑明勋,舞台之外的他是一位优秀厨师,厨艺优秀程度足以开一家米其林级别的餐馆。聆听郑明勋指挥的马勒作品时,哈丁总觉得,烹饪经历打开了他的音乐想象力,“年轻人应该有勇气去尝试不一样的生活。”

余隆也有指挥以外的兴趣,那就是骑重型摩托。去年夏天,他一路从青海骑到甘肃,绕青海湖,穿戈壁滩,翻祁连山,7天时间跑了2400多公里,“音乐家要想办法让自己变成有趣的人,这会让你的生命充满激情和希望。”

同时,他鼓励在场年轻人,艺术之路没有坦途,遇到困难就得熬着,“有些事情就是熬出来的。”哈丁认同这个观点,认为如果人生顺风顺水,那可能是目标设得不够高,“不要害怕困难,要把困难当作朋友、当成动力。”

余隆欢迎年轻人像哈丁一样,勇于毛遂自荐,“我们愿意毫无保留地给他们机会和平台。”明年,哈丁就将带着一众世界顶级乐团的音乐家来音乐周做导师,接棒大提琴家马友友,为YMCG注入全新的活力。

“我们希望给大湾区的青年,中国的青年,甚至亚洲的青年,一个值得期许的未来。”谈及为何邀请哈丁当音乐总监,余隆说,YMCG的定位是面向青年人的,“哈丁和马友友一样,非常关注青年音乐家的培养。同时,他是一位有远见、有视野、面向未来的音乐家。”

不只是“音乐家的斜杠人生”,音乐周的另外三场对谈“音乐家的多重身份”“乐坛常青树是如何炼成的”“我们来自大湾区”都收获了高人气,台下总是坐满了渴望的年轻面孔。“我们很想听听其他音乐家们如何面对职业困惑。”来自香港演艺学院的冯卓贤说。

从大师班、排练、演出到对谈,音乐周的活动从早排到晚,十分密集。“除了睡觉,学生们剩下的时间都在营地里。”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坦承,如此密集的信息输出和轰炸,能接受多少全看个人的造化,但也有人可能因此醍醐灌顶,打通任督二脉。

他至今还记得,首届YMCG来了一位台湾学生,面临毕业,前路迷茫,参加完音乐周后,他很快找到了未来的方向,决定用音乐服务和回馈社会。还有一位香港学生,希望来音乐周完成从音乐家到艺术家的跨越,这句有自我思考的话,也给陈擎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若能打开思维,甚至转变思维的模式,就是最好的收获。”

“大湾区专场”室内乐音乐会,来自4支乐团的9位乐手联手九重奏。

YMCG乐团走进深圳,登台云颂公益音乐厅。

集合大湾区里的力量,一起搭台共同发力

YMCG升级之后,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的文化与艺术联动更紧密了。

2月16日,在“我们来自大湾区”对谈现场,来自音乐、美术、科技等大湾区各领域的嘉宾齐聚一堂,从时下引发热议的“ChatGPT”聊到了“AI作曲可不可靠”,有趣的对话给台下人不少启迪。

2月18日,星海音乐厅也迎来一场特别的“大湾区专场”,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澳门乐团的演奏家们联袂,献上了一场堪称室内乐编年史式的音乐会。后现代主义作曲家奥利·穆斯托宁的《第二弦乐九重奏》,实现了四个乐团的梦幻联动,四个乐团的九位乐手联手,共同奏响了这首高难度的九重奏。

“我们平时都不在一起拉琴,各有各的风格,但大家很快就适应了。”澳门乐团的李娜说,为了能把音乐拉在一起,大家都愿意去聆听、去适应、去妥协,放弃一些自我坚持。

“极短时间内高效的合作成果,不仅体现了音乐家们非一般的专业水平,更是用音乐集中展现了大湾区的文化互融。”参演的广州交响乐团首席彭珂说。

大家排练时那种放松、自如、无障碍的氛围,正是彭珂理想中的音乐周。李娜同样享受这样的艺术联动,并发出甜蜜的“抱怨”,“时间太紧了,能再多一点交流时间就更好了。”

2月20日,YMCG还走进了深圳。在指挥家景焕带队下,YMCG乐团登台深圳最年轻的文化与艺术地标、高320米、被誉为“世界最高音乐厅”的云颂公益音乐厅,用洋溢着青春活力的音乐,唱响“春天的故事”。

今年,深圳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澳门乐团首度加入音乐周的大家庭,不仅派遣演奏家参演音乐会,还与自2017年起就承办音乐周的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制定YMCG今后五年的工作计划,携手锻造音乐周的未来。

“一家院团的资源和能力总是有限的,我们希望集合大湾区最有实力的艺术机构,发挥各自的优势,一起搭台,共同发力。”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期待着,把YMCG打造成一个立足湾区、面向亚洲、影响世界的文化品牌。

澳门乐团有限公司高级经理汪加表态,“大湾区这次活动办得非常好,你们做,我们也做,大家一起出力。”而在观摩了“大湾区专场”室内乐音乐会后,香港管弦乐团行政总监何黎敏怡发现,大家的合作充满了热情,友谊也加深了,“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大湾区是一个充满了创意和神秘未来的地方,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来看,下一个十年,这里都会被世界瞩目。”余隆希望,年轻人能来这片沃土延伸艺术梦想,并在最美好的年纪通过音乐周认识更多的同龄人、同路人。

虽然立足于大湾区,但YMCG辐射的青年人群,并不局限于大湾区。从2017年开始,报名参加YMCG的人数节节上升,招收学员的范围从华人青年扩散到全球才俊。来自全球的青年音乐学子与来自国际的顶级导师团队,共聚二沙岛,共同谱写了一曲文化艺术交流的欢歌,共同创造了一个帮助青年音乐人才成长的乌托邦。

“青年是不可限量的,永远不要低估青年。”余隆说,YMCG里那些尚不起眼的青年,明天可能就是世界级的音乐家,是用音乐沟通全世界的大使,“所以我们永远要给青年机会,给青年鼓励,要永远把‘青年万岁’这句话挂在嘴边。”

澎湃新闻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023115?from=HOTQRCODE&hotContIds=

艺术 | 2023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闭幕

63f47ff6bd80afc970e964e1

2月19日,2023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简“YMCG”)在广州举行发布会,宣布世界著名指挥家丹尼尔·哈丁(Daniel Harding)将担任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音乐总监,任期从2024年至2028年。

YMCG由著名指挥家余隆发起创办并担任艺术委员会主席,自2017年起已连续举办七届。音乐周首任艺术总监是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他在2017年至2022年间,为青年音乐家们带来了全新的音乐探寻之路。新任音乐总监丹尼尔·哈丁是瑞典广播交响乐团的音乐和艺术总监,2016至2019年任巴黎管弦乐团音乐总监,2007年至2017年任伦敦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在与马勒室内乐团合作超过20年后,他被授予乐团的终身桂冠指挥头衔。

音乐周项目从2023年起正式由“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更名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在由中国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同时,香港管弦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和澳门乐团也加入音乐周的大家庭,与广州交响乐团和广东省星海音乐厅携手合作。今年的音乐周吸引了来自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各地的职业乐团的首席演奏家、重奏组、青年学子参与。未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以及大湾区其他城市间的文化与艺术联动将更为密切。

当晚的闭幕音乐会的选曲别出心裁,主题关乎个体与集体的关联、创造力的价值、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管弦乐团是由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澳门、杭州、宁波、西安、贵阳、昆明、兰州等职业乐团的首席演奏家和优秀青年音乐家组成。音乐会由景焕执棒,演奏了沃恩·威廉姆斯的《托马斯·泰利斯主题幻想曲》、本杰明·布里顿的《简易交响曲》、作曲家邹野为京胡、弦乐团、打击乐器全新改编的京剧曲牌《夜深沉》和捷尔吉·利盖蒂的《罗马尼亚协奏曲》。

在广州的闭幕音乐会后,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管弦乐团前往深圳,在深圳最年轻的文化艺术地标、被誉为“世界最高音乐厅之一”的云颂公益音乐厅,用洋溢着青春活力的音乐唱响“春天的故事”。

音乐周期间,来自各地的YMCG学员走进越秀公园,在广州地标——五羊雕像及镇海楼抚琴而歌,将西方古典名作融入五羊城两千余年的历史叙事,东西互鉴,古今融通。

中国文化报
https://share.ccmapp.cn/shareDetail?action=opendetail%3Brichtext%3B63f49271c5b12400089157cc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音乐总监,是他!

5f3c68b0314145c494bdb644bd2f955e

2月19日傍晚,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世界著名指挥家丹尼尔·哈丁(Daniel Harding)将担任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音乐总监,任期从2024年至2028年。

哈丁是瑞典广播交响乐团的音乐和艺术总监。2016年—2019年任巴黎管弦乐团音乐总监,2007年—2017年任伦敦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在与马勒室内乐团合作超过20年后,他被授予乐团的终身桂冠指挥头衔。

音乐周项目由余隆发起创办并担任艺术委员会主席,自2017年起已连续举办七届。作为指挥家、音乐活动家的余隆,被《纽约时报》称为“中国音乐版图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余隆亦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主席,并已担任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20周年(2003年—2023年)。音乐周首任艺术总监是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他在2017年—2022年间,为青年音乐家们带来了全新的探寻音乐之路。

音乐周项目从2023年起正式由“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更名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同时,香港管弦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和澳门乐团也加入音乐周的大家庭,与广州交响乐团和广东省星海音乐厅携手合作。从今以后,广州、深圳、香港、澳门以及大湾区内其他城市间的文化与艺术联动将更密切。

据悉,哈丁将以“候任音乐总监”的身份参与2023音乐周中最重要的一场国际连线活动,与本届音乐周所有参与者就青年、音乐、文化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一众嘉宾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广东省星海音乐厅主任王冬云,深圳交响乐团艺术委员会主席聂冰,香港管弦乐团行政总监何黎敏怡,澳门乐团有限公司高级经理汪加,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等人。他们表示期待与丹尼尔·哈丁携手,锻造出立足湾区、辐射亚洲、影响世界的国际性青年文化艺术活动品牌。

广州日报
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id=1980856&site4=&columnID=392#/detail/1980856?site4&columnID=392

丹尼尔·哈丁接替马友友成YMCG下一任音乐总监:他是指挥家,也是飞行员

5f3c68b0314145c494bdb644bd2f955e

2月19日下午,指挥家余隆在广州宣布,英国指挥家丹尼尔·哈丁(Daniel Harding)将接替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YMCG)新任总监,任期为2024年至2028年。为什么是丹尼尔·哈丁?他将给YMCG带来什么?

在柏林爱乐乐团对丹尼尔·哈丁的介绍中,他的身份是“一个曼联球迷、一个飞行员、一个指挥家”。哈丁少年成名,17岁毛遂自荐成为著名指挥家西蒙·拉特的助理指挥,由此开启职业生涯。他曾担任伦敦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巴黎管弦乐团音乐总监,现任瑞典广播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在与马勒室内乐团合作超过20年后,他被授予乐团的终身桂冠指挥头衔。

有趣的是,在成为指挥家20多年后,丹尼尔·哈丁突然转换赛道,拿到商业飞行执照,成了法国航空公司雇员。从此,他一边在全世界指挥音乐会,一边驾驶法航的飞机在不同城市间飞行,过上了名副其实的“斜杠人生”。

由余隆发起并担任艺术委员会主席的广东青年国际音乐周,自2017年起已连续举办七届,今年正式更名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YMCG),2月13日至21日举行。在由中国广东省文化旅游厅主办的同时,香港管弦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和澳门乐团也加入音乐周的大家庭,与广州交响乐团和广州星海音乐厅携手合作。

余隆说:“和马友友一样,丹尼尔·哈丁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充满激情。他是一位有远见的、面向未来的音乐家。他将把世界著名交响乐团的首席演奏家带到粤港澳大湾区,这些有全球视野的音乐家将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年轻人搭建一个可以延伸他们艺术梦想的平台。我们将不遗余力助力青年的成长,因为今天的年轻人,就是未来的音乐家,他们肩负着用音乐沟通世界的使命。”

今年的音乐周吸引了来自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各地的职业乐团的首席演奏家、重奏组、青年学子。未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以及大湾区其他城市间的文化与艺术联动将更为密切。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说:“我们期待丹尼尔·哈丁先生与我们携手,锻造出立足湾区、辐射亚洲、影响世界的国际性青年文化艺术活动品牌。”

2月17日,余隆与“候任音乐总监”丹尼尔·哈丁进行了一次远程连线,与在场的年轻人一起探讨了关于青年、音乐、文化等话题。在对话现场,许多年轻人对丹尼尔·哈丁成为飞行员的决定感到好奇。哈丁说:“音乐家首先是一个人,成为飞行员是希望体验跟音乐家完全不同的人生。作为指挥家,我可以很疯狂,在音乐的世界中冒险。但作为飞行员,我需要时刻保持冷静,需要融入一个集体,与更多的人连接在一起,融入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两个不同领域工作,哈丁发现,指挥家和飞行员其实有很多共同点:都要善于观察;都要有强大的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他们要关心的都不仅仅是这一秒发生的事,还要预见下一秒即将发生的事。

在哈丁看来,音乐家从事抽象的工作,需要巨大的想象力,需要源源不断的滋养。比如,韩国指挥家郑明勋在幕后就是一个优秀的厨师,哈丁认为,他对马勒作品的深刻诠释,也许来源于烹饪的经历,对食物和生活的想象力。

指挥家余隆同样善于在音乐之外汲取养分。2021年,他曾从西宁出发,骑摩托车绕着青海湖,在西北大地上行进了2400公里。他穿过戈壁滩,翻越了海拔4800多米的祁连山,感受中国大地的辽阔。他说:“就像骑行之路充满险阻一样,艺术之路也没有坦途。需要日复一日的勤奋训练,也需要面对困境的勇气。”

在连线的结尾,余隆对哈丁说:“明年1月,期待你自己驾驶飞机来广州,我们将在白云机场迎接你的到来。”

解放日报
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584371

香港演奏家 @2023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

ymcg2023-c3

香港演奏家将参与2023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YMCG)的部分演出。首先向您介绍参与2月18日晚上,在星海音乐厅举行的音乐周室内乐音乐会(第三场)的香港演奏家。

香港管弦乐团:程立

香港管弦乐团第一小提琴程立毕业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随后获颁全额奖学金赴伦敦市政厅音乐与戏剧学院深造,2002年考取硕士学位。程立曾在欧亚等地作独奏及室内乐演出,亦与不少乐团合作,曾合作的音乐家包括曼纽因爵士、戴维斯爵士、海廷克、马泽尔、小泽征尔等。他所用的是1778年Rocca 所造的小提琴。

香港管弦乐团:刘芳希

香港管弦乐团第一小提琴刘芳希15岁以全额奖学金获香港演艺学院录取修读演奏家文凭。2011年再次以全额奖学金考入美国巴德音乐学院,多次担任学院乐团的乐团首席,往欧、亚多个国家巡演。2016年荣获小提琴专业及亚洲艺术史双学士学位。刘芳希曾赢得第15届意大利安德烈亚·鲍思达契尼国际小提琴大赛特别奖。她曾获香港管弦乐团何鸿毅家族基金取录为“驻团学员培训计划”成员。

单簧管:艾尔高(特邀)

艾尔高(Lorenzo Iosco)是香港管弦乐团低音单簧管乐手。曾经在伦敦交响乐团和西班牙马德里皇家歌剧院履职数年。求学时期就读于佛罗伦斯奇鲁比尼音乐学院,首度亮相于伦敦威格摩音乐厅。他曾在佛罗伦斯和罗马学习管弦乐指挥,并定期应邀到伦敦市政厅音乐及戏剧学院、皇家音乐学院、皇家管弦乐协会、牛津大学等高等学府指挥其木管乐团。艾尔高是托斯卡尼乌帕天尼室内乐团的创办人兼音乐/艺术总监。

实现大湾区“奔现”的一组五重奏,将由广州交响乐团弦乐四重奏与香港管弦乐团的单簧管演奏家艾尔高组成。他们将共同演绎勃拉姆斯单簧管五重奏的一个乐章。这也是勃拉姆斯一生中最深刻的室内乐作品之一,单簧管与弦乐四重奏的声音在这首作品中融为一体,听起来圆润而温暖,一直沉浸在内省与沉思的氛围里。

由著名指挥家余隆先生担任艺术委员会主席,与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密切联动,今年2月13日在星海音乐厅拉开序幕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承袭自2017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的原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

本届音乐周的英文标识(YMCG)依旧,时代却已为YMCG注入了新的内涵——其中的G,已从“广东Guangdong”提升到“大湾区GBA”(the Greater Bay Area)。从今年起,深圳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和澳门乐团加入音乐周的举办,与广州交响乐团和星海音乐厅携手锻造大湾区内最高规格的国际性青年文化艺术活动品牌。本届音乐周以实际行动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在新发展、新机遇的形势下,奏响新的乐章,向世界展示当今中国、活力湾区的风采。“

香港特区政府驻粤办
https://mp.weixin.qq.com/s/4CoFVTSCigjHK5Ezkv__PA

2023 YMCG kicks off with brilliant performances

ymcg-kv-20230215

The 7th session of the “Youth Music Culture the Greater Bay Area (YMCG)” kicked off on February 13 and will run through February 21. The event will be held in Guangzhou and Shenzhen.

The opening concert was held at the Xinghai Concert Hall. Jing Huan, the permanent conductor of the Guangzhou Symphony Orchestra (GSO), conducted the GSO, the Shanghai Quartet, and performers from the Chi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and the Shanghai Symphony Orchestra in performances of Souvenir de Florence by Tchaikovsky and The Four Seasons by Vivaldi.

During the event, more concerts, salons, and outreach cultural activities will be provided to the public, lighting up the GBA with melodies. Here are the four following concerts:

In addition, on February 16, young musicians will gather at Guangzhou’s Yuexiu Park to perform Western classical music for the public in front of the Five Rams Sculpture and at the Zhenhai Tower (Guangzhou Museum).

南方英文
https://www.newsgd.com/node_1509dfce78/7aa48c4685.shtml

深港澳音乐家首度加盟,这场音乐盛事不容错过!

129f0cdc4ed1409c91c92ada7cb8ab8f_batchwm

热烈的快板激情洋溢,一首D小调《佛罗伦萨的回忆》瞬间将现场带入音乐的情境中。2月13日晚,“2023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开幕音乐会在星海音乐厅举办,正式拉开今年音乐周的序幕。

音乐家们共同演绎维瓦尔第《四季》。音乐家们共同演绎维瓦尔第《四季》。

本届音乐周由省文旅厅主办,著名指挥家余隆担任艺术委员会主席,承袭自原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后者从2017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第七度举办,音乐周“YMCG”的英文标识依旧,却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G”从代表“广东Guangdong”提升至代表“大湾区GBA”。

概念的全新升级也让湾区元素更加多元凸显。从2月13日至21日,音乐周在广州和深圳举行,与大湾区的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密切联动。深圳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和澳门乐团也在今年首度加盟音乐周的举办,并将与广州交响乐团和星海音乐厅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制定今后5年的工作计划,携手锻造粤港澳国际青年音乐周。

“上海四重奏”加持 带来精彩演绎

“于翔老师太厉害了!今天演出的阵容真是强大。”演出刚结束,杨先生就迫不及待地与同伴分享观演的心得。

痴迷古典音乐的他,最爱的乐曲之一便是维瓦尔第《四季》中的“春”。当晚“上海四重奏”成员之一、国际著名小提琴家于翔正好演奏了这一曲目。“现场演奏比耳机中听到的感染力更强,小提琴家的手指在动,琴弓翻飞、神情投入,作为观众,我的情绪完全被他带动。”杨先生难掩激动。

广州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景焕执棒乐团与小提琴演奏家于翔、上海交响乐团首席柳鸣、中国爱乐乐团副首席刘睿、广州交响乐团首席彭珂共同演绎维瓦尔第《四季》。广州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景焕执棒乐团与小提琴演奏家于翔、上海交响乐团首席柳鸣、中国爱乐乐团副首席刘睿、广州交响乐团首席彭珂共同演绎维瓦尔第《四季》。

上海四重奏音乐家及广州交响乐团音乐家演奏柴可夫斯基的《佛罗伦萨的回忆》。上海四重奏音乐家及广州交响乐团音乐家演奏柴可夫斯基的《佛罗伦萨的回忆》。

同样难以平复心情的还有星海音乐学院的大四学生小陈。小提琴专业的她是中国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柳鸣的粉丝,开幕音乐会上她终于得偿所愿,听到了偶像的现场演出。广州市民谢女士也专程带着两个女儿来听音乐会:“能够一次听到这么多顶级音乐家的演奏,对小孩子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一次艺术熏陶。”

音乐周组织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在开幕音乐会上致辞。音乐周组织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在开幕音乐会上致辞。

本届音乐周三场室内乐音乐会和闭幕音乐会,将于2月18、19日在星海音乐厅上演。新锐的节目策划充分体现出开放与包容的理念,从“二重奏”演至“九重奏”,每一场音乐会都有难得一见或耳目一新的作品,将为观众带来难忘的视听体验。2月20日,音乐周还将走进深圳,在深圳最年轻的文化与艺术地标、被誉为“世界最高音乐厅”的云颂公益音乐厅唱响“春天的故事”。

湾区交流畅想交响乐发展美好图景

本届音乐周,多达29位职业乐团的首席音乐家齐聚广州,进行教学、演出和交流。

音乐周的学员是来自香港演艺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澳门青年交响乐团和广州青年交响乐团等音乐学院或乐团的青年学子。他们将在音乐周期间与职业演奏家们进行全天候的排练、演出和文化交流活动。

音乐家们共同演绎维瓦尔第《四季》。音乐家们共同演绎维瓦尔第《四季》。

本届音乐周将延续另一个固定项目:乐聚·畅谈——与音乐大师国际连线。今年连线的两端是世界著名指挥家丹尼尔·哈丁和YMCG艺委会主席、广交音乐总监余隆。双方将就青年、音乐、文化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大湾区内外音乐精英也将迎来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后的首次相聚,共同畅想湾区交响乐发展的美好图景。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期待,借助湾区力量,音乐周将被打造成为立足大湾区、辐射亚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艺术活动品牌。

南方日报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2/14/c7355291.html?colID=0&firstColID=12722&appversion=9700&enterColumnId=0&from=weChatMessage&date=bnVsbA==&layer=2

2023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揭幕

4094340

热烈的快板激情洋溢,一首D小调《佛罗伦萨的回忆》瞬间将现场带入音乐的情境中。2月13日晚,“2023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开幕音乐会在星海音乐厅举办,正式拉开今年音乐周的序幕。

本届音乐周由省文旅厅主办,著名指挥家余隆担任艺术委员会主席,承袭自原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后者从2017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第七度举办,音乐周“YMCG”的英文标识依旧,却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G”从代表“广东Guangdong”提升至代表“大湾区GBA”。

概念的全新升级也让湾区元素更加多元凸显。从2月13日至21日,音乐周在广州和深圳举行,与大湾区的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密切联动。深圳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和澳门乐团也在今年首度加盟音乐周的举办,并将与广州交响乐团和星海音乐厅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制定今后5年的工作计划,携手锻造粤港澳国际青年音乐周。

“上海四重奏”加持带来精彩演绎

“于翔老师太厉害了!今天演出的阵容真是强大。”演出刚结束,杨先生就迫不及待地与同伴分享观演的心得。

痴迷古典音乐的他,最爱的乐曲之一便是维瓦尔第《四季》中的“春”。当晚“上海四重奏”成员之一、国际著名小提琴家于翔正好演奏了这一曲目。“现场演奏比耳机中听到的感染力更强,小提琴家的手指在动,琴弓翻飞、神情投入,作为观众,我的情绪完全被他带动。”杨先生难掩激动。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室内乐组合之一,上海四重奏享誉全球。除于翔外,开幕音乐会上,成员李伟纲、李宏刚和尼古拉斯·萨瓦拉斯也带来了柴可夫斯基著名曲目的演奏。

同样难以平复心情的还有星海音乐学院的大四学生小陈。小提琴专业的她是中国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柳鸣的粉丝,开幕音乐会上她终于得偿所愿,听到了偶像的现场演出。广州市民谢女士也专程带着两个女儿来听音乐会:“能够一次听到这么多顶级音乐家的演奏,对小孩子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一次艺术熏陶。”

本届音乐周三场室内乐音乐会和闭幕音乐会,将于2月18、19日在星海音乐厅上演。新锐的节目策划充分体现出开放与包容的理念,从“二重奏”演至“九重奏”,每一场音乐会都有难得一见或耳目一新的作品,将为观众带来难忘的视听体验。2月20日,音乐周还将走进深圳,在深圳最年轻的文化与艺术地标、被誉为“世界最高音乐厅”的云颂公益音乐厅唱响“春天的故事”。

湾区交流畅想交响乐发展美好图景

本届音乐周,多达29位职业乐团的首席音乐家齐聚广州,进行教学、演出和交流。

音乐周的学员是来自香港演艺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澳门青年交响乐团和广州青年交响乐团等音乐学院或乐团的青年学子。他们将在音乐周期间与职业演奏家们进行全天候的排练、演出和文化交流活动。

本届音乐周将延续另一个固定项目:乐聚·畅谈——与音乐大师国际连线。今年连线的两端是世界著名指挥家丹尼尔·哈丁和YMCG艺委会主席、广交音乐总监余隆。双方将就青年、音乐、文化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大湾区内外音乐精英也将迎来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后的首次相聚,共同畅想湾区交响乐发展的美好图景。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期待,借助湾区力量,音乐周将被打造成为立足大湾区、辐射亚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艺术活动品牌。

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
http://www.gd.gov.cn/zjgd/lnwh/whzx/content/post_4094340.html

2023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今日揭幕

ymcg-kv-20230215

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著名指挥家余隆先生担任艺术委员会主席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 于2月13日至21日在广州和深圳举行。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上海四重奏,以及多达29位职业乐团的首席音乐家齐聚广州,在音乐周进行教学、演出和交流。

北京青年报
https://app.bjtitle.com/8816/newshow.php?newsid=6303242&mood=wx&typeid=3&ntype=0

百萬人關注粵國青音樂周專案

QQ图片20210614192443

百萬人關注粵國青音樂周專案

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廣州交響樂團和星海音樂廳承辦的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 YMCG )二○二一特別專案,日前在羊城圓滿結束。二○二○音樂周藝術總監馬友友和身處廣州的藝術委員會主席余隆隔空亮相,十幾個平台同時進行網路直播,共獲得過百萬人次的關注。

特別專案由三個部分構成:“網路音樂會”、“與友友一起在琴房”以及“國際連線:大師對話——和諧與平衡”,每個部分互相連結。網路音樂會第一首曲目《良宵》,表現了大時代背景之下文人雅士的年夜小聚,正是歲末年初這次YMCG相聚的寫照;貝多芬《第三鋼琴協奏曲》是向樂聖貝多芬二百五十周年紀念之年告別,同時也彰顯出音樂周對合作與聆聽的追求。

普羅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協奏曲》融合多元文化的影響,昭示未來音樂的方向,兩位年輕獨奏者匠心獨運,王雅倫嚴謹宏大和蘇千尋想像力豐富的演奏,在與樂隊的推挽中熠熠生輝。馬友友在他的琴房以聖·桑《天鵝》、貝多芬《第六“田園”交響曲》片段和笙演奏家吳彤合演的《簷頭雨》,闡述音樂以心會心,推己及人。

在壓軸交流環節中,馬友友、余隆與來自不同文化、職業背景的年輕人代表的對話。青年大提琴演奏家、音樂唱作人歐陽娜娜與廣交青年絃樂四重奏演奏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歐陽娜娜還向馬友友提問:“您覺得大提琴是否有性別?”馬友友真誠回答:“大提琴非男非女,可男可女,可以幻化無窮,但需要你以想像力為其賦予獨一無二的生命。”

报道来源
澳门日报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1-02/05/content_14938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