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乐团正式亮相星海音乐厅

1月28日,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乐团正式亮相星海音乐厅,在广州举行系列交响音乐会的首场演出。演出前,在音乐周营地举行了广州媒体见面会。

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广州媒体见面会上,承办机构负责人、艺委会主席余隆、音乐总监丹尼尔·哈丁及导师团队出席。

2024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发布5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因势而谋,应势而动。该项目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香港管弦乐团、澳门乐团及深圳交响乐团共同承办,这是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范围内首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文化交流盛会,是用实际行动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在文化领域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推进大湾区文化融合高质量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是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关键词,报告要求广东文艺工作者要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涵养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湾区声音,展示广东精彩;引进培育更多文艺名家、领军人才,创作一批展现时代魅力和岭南风韵的精品力作。

2024年的音乐周,锚定助力建设文化强省、打造大湾区高质量文化人才孵化基地、推动音乐作品创作出新出彩三个重要支点,以出人才、出作品为使命,通过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文化艺术活动展示大湾区文化发展、中外人文交流互鉴的显著成果。

音乐周艺术委员会主席、著名指挥家余隆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音乐周拥有的最大的区位优势,为音乐周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能:“音乐周最不可替代的优势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优越性。大湾区不止是经济的湾区,也是文化的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将为年轻人提供丰厚人文滋养,为他们铺就成长与发展的桥梁。反过来,这些年轻人也将成为大湾区、中国,乃至亚洲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音乐总监丹尼尔·哈丁与2024 YMCG乐团大合照

自1月20日开幕以来,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70所知名音乐学院、综合大学,以及近20支职业乐团的学员,在由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等世界顶级名团的乐队演奏家的指导下,与音乐周音乐总监、国际著名指挥大师丹尼尔·哈丁共同探索如何用音乐增进沟通,消除分歧,创造共鸣。

哈丁大师回忆过去多日和年轻音乐家们在大湾区的相聚,感慨良多:“今年的音乐周对于导师还有学员来说,都是一次充满冒险精神的艺术之旅。我们总是瞄准貌似遥不可及的目标,然后奋不顾身地去实现;而当实现了之后,我们马上又会为下一次超越做准备。永远不满足于现状,随时准备迎接挑战,这是艺术家也是年轻人应有的态度,也是艺术永葆青春的不二法门。”

音乐周期间,学员们在“珠江夜游”中初相识,并在余隆和哈丁两位大师以及导师团队的指导下,于紧张有序的乐队训练及重奏训练后在星海音乐厅举行了两场室内乐演出(1月25日、1月27日)及两场“乐聚·畅谈”音乐活动(1月24日、1月26日),全方位快速提升自身演奏水平;1月29日,导师及学员们进行城市外展,通过多元深入的文化交流,感受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包容、开放的魅力。

1月22日晚,导师与学员一同“珠江夜游”

1月24日“乐聚·畅谈”音乐活动:音乐人生对对碰

1月26日“乐聚·畅谈”音乐活动:明星音乐家 面对面

1月25日室内乐音乐会1,以亨德尔《皇家焰火音乐》作为开场曲目。

1月27日室内乐音乐会2,以莫扎特《F大调嬉游曲,K.138》为音乐会画上圆满句号。

谈起在音乐周受到导师的指点,音乐周乐团首席、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林瑞沣印象深刻:“小提琴大师赫尔穆特·泽赫特纳先生告诉我们,在乐队里,拉法、弓法可以是统一,但每个人的想象力都不一样,乐队成员是用不同的方式汇聚到一起。他希望我们的声音里有我们自己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这样演奏的音乐才有内涵。”

(左)小提琴导师:赫尔穆特·泽赫特纳

(右)2024 YMCG乐团首席:林瑞沣

著名小号演奏家汉内斯·劳宾

音乐周导师、著名小号演奏家汉内斯·劳宾回忆起和学员们的相处点滴,很有感触:“音乐周就是一个大家庭,我和学员们都是‘双向奔赴’,我期待他们未来都能在音乐的世界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1月28日,丹尼尔·哈丁与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乐团音乐会上,音乐周执行委员会主任、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致辞。

1月28日晚在广州举行的系列交响音乐会首场演出,以香港作曲家梁皓一的《天穹之志:大湾华章》拉开帷幕。这是作曲家受广州交响乐团委约特别为本届音乐周创作的作品,也是首次藉由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这个绝佳平台推动音乐精品创作的重要举措。

对这部作品,梁皓一有这样的解读:“如果你会说粤语,也许你能从音乐中感受到如粤语抑扬顿挫般的律动,甚至能够听到挂在嘴边的粤语衬词;如果你不曾游历过大湾区,你也许会从作品开头小号的旋律中,听到、看到夜幕初启,华灯闪烁的都会夜色。为了用音乐捕捉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历史文化厚重、多彩的神髓,我在时隔二十多年后,重临沙面,从色彩纷呈的建筑、如鲫流动的人潮中获得创作的灵感。”

香港95后作曲家梁皓一在1月28日晚音乐会亮相

作为一名95后大湾区青年,梁皓一已然是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作曲家,他为电影《长津湖》(金鸡奖最佳音乐提名)、《红海行动》、《长津湖之水门桥》所创作的配乐是业界脍炙人口的作品,被誉为与国际对标接轨的佳作;他为网络游戏《王者荣耀》、《无尽对决》创作的音乐更是“破圈”的杰作。

梁皓一的音乐履历本身就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协同发展,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用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范例:“音乐无需语言,没有障碍,每个人都可以透过音乐建立自己对大湾区的理解和想象,在音乐中自由交流,推心置腹。”在这场意义非凡的世界首演,音乐周乐团在哈丁大师的带领下,以毫不妥协的水准为这首向大湾区献礼作品作出极佳的诠释。作曲家用抽象又可感的笔触描画出粤港澳大湾区多元融通的文化轮廓,用斑斓的色彩、摇曳的节奏晕染出都会的绮丽繁盛……这些动人的音乐瞬间都在音乐周乐团的演奏中得到恰如其分的诠释,而他们蓬勃的朝气、源源不绝的能量为这首作品注入无穷的生命力。

这场音乐会另一首重量级的作品,是莫扎特《降E大调小提琴与中提琴协奏曲》。担任中提琴独奏的阿米哈·格罗斯兹是柏林爱乐的首席,他与小提琴家薇尔德·弗朗共同演奏这首经典作品。

阿米哈形容,这首作品本身就是对文化的个性与共性关系的诠释:“当两把独奏乐器同时奏响时,你的脑海中不应存在非此即彼的抗衡,而是保留自身个性,同时为对方‘腾出’空间的坚守与包容。回顾我们这些日子在大湾区的工作何尝不是如此,大家来自世界各地,说着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梦想,可是在音乐这种以心会心的语言引导下,我们找到共性,消弭分歧,求同存异。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也是音乐周的初心。”

弗朗是驰誉国际的小提琴演奏家,二人的演奏在保持最优异技术状态的同时,更有难能可贵的默契,小提琴声音笃定而有力,中提琴沉郁而自省,这种力量的推挽构造出极富戏剧性的表达。而乐团作为交响协奏曲的另一主体,也毫不逊色。尽管有浪漫的色彩倾向,乐团演奏的整体结构极其严谨、清晰、优雅,尤其是在莫扎特不常见的漫长的第一乐章,乐队与独奏和应的微妙变化,常常令人会心一笑。

音乐会最后一首曲目是捷克作曲家安东·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2024年是德沃夏克逝世120周年,音乐周乐团以这首作品向作曲家致敬,同时也是以大湾区青年的视觉重新演绎德沃夏克笔下对家园的坚守和对灿烂新世界的憧憬。伟大的指挥家、作曲家莱昂纳德·伯恩斯坦曾形容,这部作品的根就在于对音乐无国界的艺术信仰。

音乐周乐团的年轻人在哈丁大师和一众导师的指导下,自音乐周开幕以来,一直对作品进行反复的雕琢、锤炼。在第一乐章,音乐周乐团弦乐声部的表现极有层次,声音有歌唱性的流动,而定音鼓的演奏充满弹性,乐感丰盈;第二乐章的每个乐句都得到每位演奏者高度艺术化的表达,终段尤其动人,通透善感的织体加上田园牧歌般的纯净,将德沃夏克美丽与哀愁的思乡情愫传达得淋漓尽致。当然,木管组尤其是英国管在最著名的段落的精彩演奏,感人至深。第三乐章的定音鼓有深沉的气质,音量并非咄咄逼人,但是气度非凡。终乐章的号角充满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摧枯拉朽,穿云裂岸,终曲的灿烂辉煌令人动容。

在音乐会前的采访中,丹尼尔·哈丁谈起了他的授业恩师之一、伟大的指挥家克劳迪奥·阿巴多,他形容能感觉到阿巴多的精神在广州、在大湾区与这群年轻人同在:“阿巴多是个很安静、低调的人,他不太喜欢谈论音乐。可是,他在欧洲创立了两个大型的青年交响乐团,他热爱与年轻人合作。他有一个原则,就是指挥家应该适当‘后退’,让演奏者的才具得到展示,让年轻的演奏者学会自然而然的互相聆听。我在这里所做的一切,就是尝试让年轻人的音乐家学会聆听彼此,然后你就会理解一切,音乐之美,人性之美也就自然得到展现。”

说起在大湾区的音乐经历,哈丁表示,他曾在2007年及2014年执棒伦敦交响乐团,两度登台星海音乐厅,其实已经是大湾区的常客,但这次的经历有异乎寻常的意义:“这是我第三次来广州,此前都是短暂到访,但这个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我总是期待能够故地重游,并和中国的音乐家一起尝试创造性的工作。在余隆先生的带领下,粤港澳大湾区艺术从业者决定用音乐这种跨越文化的语言来尝试创造共性,搭建平台,意义非凡。音乐可以跨越语言的障碍,这已经是老生常谈。而音乐中的共情时刻提醒我们并不孤独。无论你来自广东、香港、澳门,还是柏林、巴黎,总有一个音乐瞬间,让你我坦诚相对,灵犀相通。”

在广州的星海音乐厅呈现音乐会首秀后,丹尼尔·哈丁将带领音乐周乐团移师粤港澳大湾区另外两个核心引擎城市深圳和香港,在深圳音乐厅和香港文化中心演出。让大湾区观众聆听这支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东组建的乐团,感受一个富有朝气、以乐会友、充满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大家庭。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29510627734422027/?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706671144&use_new_style=1&req_id=2024013111190381E4A1F74533B1509268&group_id=7329510627734422027&share_token=864C1ED8-15DD-4F37-ACD9-72B936E2C90A&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1&source=m_redirect

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乐团奏响湾区华章

新华社客户端广州1月30日电(记者邓瑞璇)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乐团28日正式亮相星海音乐厅,在广州举行系列交响音乐会的首场演出。演出前,乐团在音乐周营地举行了媒体见面会,分享音乐会排练及曲目创作故事。

  28日晚,丹尼尔·哈丁与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乐团音乐会。广州交响乐团供图

自1月20日开幕以来,来自世界各地的70所知名音乐学院、综合大学以及近20支职业乐团的学员,在世界知名乐团演奏家的指导下,与音乐周音乐总监、指挥家丹尼尔·哈丁共同探索如何用音乐增进沟通、创造共鸣。

1月28日晚举行的交响音乐会以香港作曲家梁皓一的《天穹之志:大湾华章》拉开帷幕,这是作曲家受广州交响乐团委约特别为本届音乐周创作的作品。此外,还上演了莫扎特的《降E大调小提琴与中提琴协奏曲》以及捷克作曲家安东·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28日晚,丹尼尔·哈丁与在音乐会上指挥。广州交响乐团供图

此次在大湾区的音乐经历让哈丁充满感慨:“粤港澳大湾区艺术从业者决定用音乐这种跨越文化的语言来尝试创造共性,搭建平台,意义非凡。音乐可以跨越语言的障碍,而音乐中的共情时刻提醒我们并不孤独。”

  28日晚,丹尼尔·哈丁与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乐团音乐会。广州交响乐团供图

音乐周艺术委员会主席、指挥家余隆表示,大湾区不止是经济的湾区,也是文化的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将为年轻人提供丰厚人文滋养,为他们铺就成长与发展的桥梁。反过来,这些年轻人也将成为大湾区、中国,乃至亚洲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28日晚,丹尼尔·哈丁与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乐团音乐会。广州交响乐团供图

在广州呈现音乐会首秀后,丹尼尔·哈丁将带领音乐周乐团移师深圳和香港,在深圳音乐厅和香港文化中心演出,让大湾区观众感受这支乐团的朝气以及以乐会友、充满文化碰撞的音乐氛围。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877937?d=134d702&channel=weixin

奏响湾区华章!2024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青年音乐周乐团首演亮相

1月28日,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乐团(以下简称“2024YMCG乐团”)在广州举行系列交响音乐会的首场演出,这也是音乐总监丹尼尔·哈丁首度指挥2024YMCG乐团,亮相大湾区。

香港95后作曲家委约佳作首演

用音符书写湾区

音乐会共演绎三首曲目:《天穹之志:大湾华章》,莫扎特的《降E大调小提琴与中提琴交响协奏曲》以及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作品95(自新大陆)》。其中,香港作曲家梁皓一受广州交响乐团委约,特别为本届音乐周创作的作品《天穹之志:大湾华章》,不仅为音乐会拉开帷幕,也是该曲目的世界首演。

“如果你会说粤语,也许你能从音乐中感受到如粤语抑扬顿挫般的律动,甚至能够听到挂在嘴边的粤语衬词;如果你不曾游历过大湾区,你也许会从作品开头小号的旋律中,听到、看到夜幕初启,华灯闪烁的都会夜色。”梁皓一这样解读道。为了用音乐捕捉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历史文化厚重、多彩的精髓,他时隔近二十年,重游沙面,从色彩纷呈的建筑、如鲫流动的人潮中获得创作的灵感。

作为一名95后大湾区青年作曲家,梁皓一已然蜚声国际。他为电影《长津湖》创作的配乐获金鸡奖最佳音乐提名,为《红海行动》《长津湖之水门桥》创作的配乐也是业界脍炙人口的作品,被誉为与国际对标接轨的佳作。“音乐无需语言,没有障碍,每个人都可以透过音乐建立自己对大湾区理解和想象,在音乐中自由交流,推心置腹。”梁皓一说。

国际级音乐导师亲身指导

各国青年乐手在音乐中收获共鸣

带来精彩演绎的2024YMCG乐团,由80余名遴选自国内外知名音乐学院和16支中国职业乐团的青年音乐家组成。他们在1月20日至2月1日音乐周期间,与多名世界一流乐团声部首席、资深演奏家共同开启音乐交流之旅。

担任音乐周音乐总监的哈丁,是一名颇具传奇色彩的著名指挥家。而团队导师,则均是来自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巴黎管弦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意大利圣塞西莉亚国立艺术学院乐团、瑞典广播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等的世界一流演奏家。

“我想把来自不同管弦乐队的导师带到这里,让年轻音乐家获得不同风格的影响。”哈丁透露,这次参与音乐周的导师虽然来自不同国家,说着不同的语言,在有着不同音乐文化背景的管弦乐队演奏,但却有着共同点:耐心、友善,且有着相通的音乐理念。“他们能为学员带来温暖和倾听。”哈丁说。

谈及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音乐经历,哈丁表示,自己其实已经是这里的常客,但第三次来广州,有异乎寻常的意义。“此前都是短暂到访,但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我总是期待能够故地重游,并和中国的音乐家一起尝试创造性的工作。”哈丁告诉记者,在音乐中,沟通和理解变得非常简单。“尽管‘音乐能跨越不同语言的障碍’是老生常谈,但我还是要说,音乐中的共情时刻提醒我们并不孤独。无论你是来自广东、香港、澳门,还是柏林、巴黎,总有一个音乐瞬间,让你我坦诚相对,灵犀相通。”

该场音乐会后,丹尼尔·哈丁将带领音乐周乐团移师粤港澳大湾区另外两个核心引擎城市深圳和香港,在深圳音乐厅和香港文化中心带来演出,让大湾区观众聆听这支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东组建的乐团,感受一个富有朝气、以乐会友、充满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大家庭。

【采写】南方+记者 王涵琦

【图片】广州交响乐团提供(李乐为 摄)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1/28/c8551673.html?colID=0&firstColID=12722&appversion=10800&enterColumnId=&from=weChatMessage

“飞行”指挥家的音乐人生

朱里奥·布里恰尔迪《A大调长笛四重奏》第二乐章

演奏(从左至右):宋宛霖、杨语熙、陈雪、加雷思·戴维斯

1月24日,四位音乐家以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朱里奥·布里恰尔迪的《A大调长笛四重奏》为“乐聚”开场,随即进入音乐周艺委会主席余隆与音乐周音乐总监丹尼尔·哈丁的“音乐人生对对碰”。

广州带给你什么感觉?

哈丁:我来过广州两次,非常仓促:到达、吃、干活、飞回去。这一次(第三次)很不同,因为我有充分的时间享受和体验广州的方方面面。我花了很多时间在排练厅和休息室,同时感受到年轻音乐家给予我的力量,虽然天气有点冷,但广州给了我很多温暖。

音乐总监:丹尼尔·哈丁(Daniel Harding)

为什么这个时候我们会特别关注青年音乐家?

余隆:全世界都面临一个问题:我们的下一代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我看今天中国的年轻人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不带现金的青年人,与过往很不一样。

哈丁:我们在欧洲也没有很多年轻人带现金,他们带信用卡。

余隆:在中国都不需要刷信用卡了,我们用移动支付。我经常有疑问,感觉现在年轻人似乎生活在“另外的世界”,所以我对他们的音乐追求特别感兴趣,我也特别想跟Daniel一起来讨论一下,可能也是所有导师和学员好奇的。

为什么要做一个青年音乐周?为什么要在大湾区做?

因为大湾区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湾区,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文化上,它将变成未来世界上很受关注的区域。所以我们特别在意青年人在文化层面的认知。

(左)音乐周艺委会主席、指挥家余隆

(右)音乐周音乐总监、指挥家丹尼尔·哈丁(DanielHarding)

哈丁:我不确定能不能有这样一个角色去说服别人做任何事情,我觉得我们能做的是给予机会,尽可能给年轻人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发现。

做音乐有很大魅力、乐趣。我甚至不会用“说服”这个词,当我们谈到年轻的中国人或者年轻的欧洲人、美洲人,不管到哪里,当看到年轻人想发挥自己,朝着音乐方向发展,我都感到非常美好。我想去培育、去鼓励他们朝这个方向发展。在我们生命当中有很多东西,需要专注。我成为了一名音乐家,就去帮助年轻人往音乐方向发展,我们今天在这里就是进行更深一步的挖掘和探索。

余隆:选择非常多、可能性之大,导致了今天有很多青年音乐家可能迷失在半道上。

哈丁:是的,很正常,往往有很多挑战会消耗你,或许有很多起步相似,但后来很不同,我们很幸运,很年轻,都是年轻人。

我们年轻的时候做了指挥,到了一定年纪看到很多人在周围,他们做的一些事情可能对他们来说并不合适,太正常了。也许有一些所谓的“牺牲”,让你一路上找寻、失去,然后才找到你的才能。有些人可能无疾而终,有些人充满着热情……生命中充满选择。

真正的激情,真正的信仰,当你生命中“住着音乐”,你一定会停留在这个道路上。我的父母跟我说:你可以去做音乐,也可以不做音乐,但如果做,你必须用一种恰当的方式。每次他们跟我说“可以”,可以有自己的选择,我说我会选择(音乐)这条道路。这就是我内心深处的东西。

如果年轻人内心深处觉得他们“必须在这个轨道”,我们就支持他们继续前行。

余隆:Daniel的回答有意思。指挥(的训练)不像乐手,今天我听了排练,非常触动,不要放弃掉你们对音乐的追求,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特别不容易。掉队的也许不少,学的人也很多,可中国本身古典音乐的环境还在起步阶段里。

哈丁:在西方也是不容易的,成为一位音乐家它有着无穷的牺牲,毕生投入,非常专注,因为它充满着挑战。

过程和结果,看哪个?

哈丁:我不会把音乐和结果联系在一起,不会把音乐和解决方案联系在一起,这也许是哲学思考的不同。如果仍有好奇,就意味着还没有找到回答,音乐一直是开放的、包容的。

2024YMCG乐团交响乐排练进行时

余隆:东西方学习音乐的家庭教育视角或有不同,音乐周里所看到的、存留下来的音乐火种,那是经过了九九炼丹炉才到了今天,所以我们特别珍惜这些年轻人。

Daniel和我不一样,他是一个天才,天生的指挥家。亚洲包括在日本、韩国,今天我们看到的音乐家可以说大多是“历经磨难”才走到了今天,而当今中国的环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有太多的机会让他们去转行,放弃了对音乐的追求。

哈丁:我们导师的工作就是滋养这些年轻人,让他们燃起对音乐之爱。这些年轻人在乐队排演的时候非常努力,分声部排练时也非常努力,没有人说这是容易的,而当大家看到魔法发生了,也就是他们内心的音乐之爱点燃了,非常享受。

如何让大家继续坚持音乐的路,去达到更高的音乐成就?

哈丁:我从来不会想去说服我儿子,我觉得说服他当音乐家是一个很糟糕的点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更加关心会不会越来越少人去聆听优美的音乐。热爱音乐的人知道何为音乐,知道音乐的珍贵,当你在演奏时,这份对音乐的在乎和爱是永远在心中的。这些人后来可能会转行成为医生、律师,但热爱留存心中。

余隆:如果年轻人已经做好选择投入音乐生涯并且已经启航,而每个人起步时间、事业切换点或早或晚可能不一样,有没有一些建议给这些年轻的音乐人?

哈丁:很难给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建议,与音乐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如何自洽都有不同。当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觉得这个不对,想换一种方式,可能需要更高层次的智者给他们分享一些意见,这是一种阶段性的苦恼必须要去克服的,还是说确实需要换赛道了。

音乐是非常纯粹的,如果破坏了一个人与音乐之间那种亲密的关系,我觉得这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我们知道与音乐共同呼吸、共同生活的那种美妙,也知道如果“音乐不对”给我们那种窒息的感觉。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年轻人花一点时间去找到他们正确的航道,重新唤起他们跟音乐的联动。

“一定要练出个结果”的观念是不对的。如果一场音乐会下来,特别完美,毫无瑕疵,这个“感觉”反而让我觉得有疑问。就像奥运会跳高,层层递进,你会一直升高直到跳不过为止。音乐家也一样,如果很轻松就跳过去了,是不是我们要求低了?如果很轻松就做到完美,是不是我们要求低了?

多面人生,多面的丹尼尔·哈丁

所以,在音乐世界当中,我们需要非常卓越的音乐家,技术精湛、前所未见。我们同样需要有不同的音乐家、交响乐团能够带给我们不同的音乐感受。还需要什么?平凡的音乐爱好者我们也需要,因为他们有热爱。不同类型音乐的滋养应该无障碍,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到金字塔的顶端,“顶尖”只是我们的音乐世界的一部分。

作为一名指挥家,专业以外有什么兴趣爱好对音乐事业发展有关联、有帮助?

哈丁:你选择的乐器也许是你与音乐沟通的桥梁和手段,对于音乐的见解就往这个乐器钻研,未必去兼顾什么更广阔的音乐海洋,但专注是必须的。

想想有什么故事想通过演奏去表达、跟观众沟通,这样才有意义。每每提及改变思维方式、跳出框框,我们总是感到忧虑,人的日常有很多,开车、炒菜、散步、旅行,不是非要关联专业的。你的大脑需要做一些其他东西,喜欢的或不喜欢的,让你去解锁,打开迷思。它是多面的。

你如何描述亚洲的学生?他们眼中只有音乐没有其他?

哈丁:我可不会这么说。我们不能以狭隘的视角看待事情。作为音乐家,也不仅仅是音乐家,做事需要专注,但太专注单一问题也会出现风险,因为这样的话容易一叶障目。于是,关注问题的视角要避免狭隘。

飞行员的生活好玩吗?

哈丁:我现在应该把飞行员制服穿上!

做指挥呢,首先要花时间思考整部作品,要记得之前谈过的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哪里弹奏时间长一点、哪里需要提示长笛(声部),指挥的时候我必须考虑谱子的每一处细节。

作为一个飞行员,一天飞行4次6次,有点像指挥不同声部或乐章,飞行、起降、停机坪、离开机场等等,两个飞行员会讨论下一步可能要做什么。这意味着不仅去描述我们的飞行:离开停机坪,进入滑翔,要决定怎么样把一个发动机打开,另外一个发动机稍后打开……既要描述情景,又要采取恰当的行动,涉及轨道、路径、操作,比如起飞时万一紧急迫降适用什么方法?评估方法行不行、路径好不好,还要考虑风险,作为飞行员必须要找到所有可能的潜在的风险。

包括风暴、前一天晚上没睡好等等细节都要讨论,都要甄别,不是一个解决方案,这是一种战略。不能有危险,必须要保证安全。顺利起飞后就要考虑到如何下降,比如我要在戴高乐机场起降,每次都要对自己说清楚有什么相关风险,我的路径是什么样的,我如何达到所述的停机标准等等。如果我偏离了目标,我的同事会告诉我必须要稳定在1000英尺这个地方,之类的。也像一个交响乐的“演绎”过程。

作为一个音乐家,这个乐章已经演奏过1000次了,我还是会在演奏前花时间描绘画面:可能在这个地方、那个位置做什么处理,某个乐章某处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要怎么解决,用正确的方法,避免可能出现的风险,这是心理描画的准备过程,它非常有效,能够避免“现场翻车”。

丹尼尔·哈丁与2024粤港澳大湾区

(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乐团

音乐会(首站)

2024年1月28日(星期日)20:00

星海音乐厅 交响乐演奏大厅

指挥:丹尼尔·哈丁

小提琴:薇尔德·弗朗

中提琴:阿米哈·格罗斯兹

演奏: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

国际青年音乐周乐团

https://c.m.163.com/news/a/IPHRKNS50517MHD4.html?spss=newsapp&spsnuid=qcDdJPE9ekDhfp1BgdRy86lyorXc%2F6gpWHEH1XWfz24%3D&spsdevid=6ECDD51C-58C8-4AF2-BA9B-31588B460654&spsvid=&spsshare=wx&spsts=1706418894416&spstoken=IN0MiH0IcWoAsuOACHzv8c%2FaoebZLNGswDluG5aOiXjKGQu5XKXyIe%2FbKeHoAm8N

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乐团音乐会奏响

1月28日晚,丹尼尔·哈丁与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乐团音乐会(首站)将在星海音乐厅交响乐演奏大厅奏响。
音乐总监丹尼尔·哈丁将执棒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乐团,演绎三首作品:广州交响乐团委约香港青年作曲家梁皓一创作的《天穹之志:大湾华章》(世界首演)、由挪威小提琴家薇尔德·弗朗及柏林爱乐乐团中提琴声部首席阿米哈·格罗斯兹担任独奏的莫扎特降E大调小提琴和中提琴交响协奏曲,以及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 “自新大陆”。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素芹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素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莫斯其格

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4/01/28/f8ae36bb6bef46b3b175adc133b096c4.html

湾区国际青年音乐周彰显新生音乐力量

据新华社广州1月22日电 (记者邓瑞璇)“南越千年事,兴怀一旦来。”21日晚,一首从诗作《广州试越台怀古》中汲取灵感而创作的作品《都会》,拉开了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开幕音乐会的序幕。

  本届音乐周于1月20日至2月1日在广州、深圳、香港举行。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由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深圳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和澳门乐团共同承办。

  开幕音乐会上,来自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和澳门乐团的音乐家,在场次音乐周中成团“出道”,以粤港澳大湾区节日乐团的形式亮相舞台。除《都会》外,当晚还演奏了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77》与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G大调第八交响曲,作品88》。

  担任音乐周音乐总监的英国指挥家丹尼尔·哈丁将携导师和学员亮相大湾区多个文旅地标,彰显大湾区新生音乐力量。“这里有非常优秀的音乐人才、青年才俊,希望大家在大湾区收获更多音乐启发。乐队成员有不同背景、理念,但在乐队中通过建立团队精神,能进一步实现自我和集体的价值。”哈丁说。

  本届音乐周还将在大湾区中心城市举行多场音乐会及相关活动。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01/23/content_26038660.htm

聚焦大湾区|湾区国际青年音乐周彰显新生音乐力量

新华社广州1月22日电(记者邓瑞璇)“南越千年事,兴怀一旦来。”21日晚,一首从诗作《广州试越台怀古》中汲取灵感而创作的作品《都会》,拉开了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开幕音乐会的序幕。

  本届音乐周于1月20日至2月1日在广州、深圳、香港举行。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由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深圳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和澳门乐团共同承办。

  开幕音乐会上,来自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和澳门乐团的音乐家,在场次音乐周中成团“出道”,以粤港澳大湾区节日乐团的形式亮相舞台。除《都会》外,当晚还演奏了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77》与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G大调第八交响曲,作品88》。

  担任音乐周音乐总监的英国指挥家丹尼尔·哈丁将携导师和学员亮相大湾区多个文旅地标,彰显大湾区新生音乐力量。“这里有非常优秀的音乐人才、青年才俊,希望大家在大湾区收获更多音乐启发。乐队成员有不同背景、理念,但在乐队中通过建立团队精神,能进一步实现自我和集体的价值。”哈丁说。

  本届音乐周将在大湾区中心城市举行多场音乐会及相关活动,包括在广州的星海音乐厅举行的开幕音乐会及“丹尼尔·哈丁与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乐团音乐会(首站)”等四场音乐会,以及在深圳音乐厅和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举行两场同样阵容及节目的音乐会。

http://www.news.cn/20240122/1d300bd5335b41ab8d6f0cd9869cb124/c.html

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开幕!升格版音乐周全新亮相

1月21日晚,一场精彩的开幕音乐会拉开了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Youth Music Culture The Greater Bay Area,缩写为“YMCG”,以下简称“音乐周”)的大幕。音乐会开始前,来自世界各地的80余位青年音乐家,在珠江畔的广州交响乐团排练厅首次集结,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欢迎仪式。

音乐周前身是创办于2017年并每年定期举办的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2023年升格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旋即荣膺“中国音乐艺术推动力量”奖。

本届音乐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由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香港管弦乐团、澳门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承办,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基金会协办。支持单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音乐周艺术委员会由广州交响乐团终身荣誉音乐总监余隆任主席,艺委会成员是来自粤港澳大湾区顶级艺术机构的代表,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王健、上海四重奏第一小提琴李伟纲也加盟其中。

在余隆主席及音乐总监丹尼尔·哈丁领衔的国际导师团队带领下,由这八十余位青年音乐家组成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乐团,将在两周内,通过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文化艺术活动,在山水相依、血脉相连、人文相通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沃土上,用音乐播撒艺术与友谊的种子,向世界讲述大湾区的故事,展现大湾区复合文化发展、中外人文交流互鉴的显著成果。

大湾区国际知名乐团

携手组成节日乐团

演奏音乐周开幕音乐会的“粤港澳大湾区节日乐团”,是由大湾区四支国际知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和澳门乐团的音乐家组成,这支节日乐团曾于2018年12月在广州海心沙亚运公园举行的“广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中首次亮相。

此次音乐周开幕音乐会,由从粤港澳大湾区走向世界的青年音乐翘楚崔琳涵执棒。崔琳涵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目前正攻读印第安纳大学音乐学院管弦乐指挥专业博士学位。2022年,她入选洛杉矶爱乐乐团2022/23乐季杜达梅尔指挥计划,担任世界指挥大师杜达梅尔的助理指挥,并执棒洛杉矶爱乐乐团演出多场音乐会。

此次回归大湾区、参与YMCG国际文化盛事,被她视为一次不同寻常的全新体验。“粤港澳大湾区与生俱来就具备多元融合的气质,同气连枝又尊重差异,这些都是实现伟大创造的催化剂。”崔琳涵说。

名校名团青年演奏家

乐动二沙岛

八十余位音乐周学员,分别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茱莉亚学院、波士顿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纽约茱莉亚学院,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香港演艺学院、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等50多所国内外知名音乐院校。还有部分学员是来自中国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等16支中国职业乐团的青年演奏家。

1月28日,丹尼尔·哈丁大师将首次执棒音乐周乐团、联袂挪威小提琴家薇尔德·弗朗及柏林爱乐乐团中提琴首席阿米哈·格罗斯兹,在星海音乐厅演出。哈丁说:“音乐导师团队与YMCG乐团一同参与音乐会的排练和正式演出,对青年音乐家来说,与众多来自国际顶级交响乐团、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卓越音乐家们一同演奏,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1月25日及27日,音乐周将在星海音乐厅举行两场室内乐音乐会。青年音乐家们将在导师的指导下演绎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等大师的室内乐作品。此外,音乐周也将在广州举办一系列的大师班、室内乐沙龙、导师特色工作坊、公开排练、“乐聚·畅谈”等活动,丰富音乐周的文化内涵。

1月29日,丹尼尔·哈丁及导师团队将与青年音乐家一起,亮相大湾区多个文化和旅游地标,感受广东非遗文化。粤剧艺术博物馆里的粤剧戏台、广东省博物馆里的潮州木雕和民族服饰等非遗艺术,将与音乐衍生融合,成为各国音乐家们难忘回忆;从珠江之畔广州塔到香港维多利亚港海滨,都将留下音乐周青年音乐家的足迹,生动体现2024音乐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结合创意尝试。

【采写】南方+记者 王涵琦 通讯员 陈琼玲

【图片】广州交响乐团供图(李乐为 摄)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1/22/c8528870.html?colID=0&firstColID=12722&appversion=10800&enterColumnId=&from=weChatMessage

全新亮相!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开幕

1月21日晚,一场精彩的开幕音乐会拉开了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以下简称“音乐周”)的大幕。音乐会开始前,来自世界各地的80余位青年音乐家,在珠江畔的广州交响乐团排练厅首次集结,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欢迎仪式。

音乐周前身是创办于2017年并每年定期举办的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2023年升格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旋即荣膺“中国音乐艺术推动力量”奖。

本届音乐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由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香港管弦乐团、澳门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承办,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基金会协办。支持单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音乐周艺术委员会由广州交响乐团终身荣誉音乐总监余隆任主席,艺委会成员是来自粤港澳大湾区顶级艺术机构的代表,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王健、上海四重奏第一小提琴李伟纲也加盟其中。

在余隆主席及音乐总监丹尼尔·哈丁领衔的国际导师团队带领下,由这八十余位青年音乐家组成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乐团,将在两周内,通过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文化艺术活动,在山水相依、血脉相连、人文相通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沃土上,用音乐播撒艺术与友谊的种子,向世界讲述大湾区的故事,展现大湾区复合文化发展、中外人文交流互鉴的显著成果。

大湾区国际知名乐团携手组成“节日乐团”

1月21日,演奏音乐周开幕音乐会的“粤港澳大湾区节日乐团”,由大湾区四支国际知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和澳门乐团的音乐家组成。

音乐周开幕音乐会,由从粤港澳大湾区走向世界的青年音乐翘楚崔琳涵执棒。崔琳涵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目前正攻读印第安纳大学音乐学院管弦乐指挥专业博士学位。2022年,她入选洛杉矶爱乐乐团2022/23乐季杜达梅尔指挥计划,担任世界指挥大师杜达梅尔的助理指挥,并执棒洛杉矶爱乐乐团演出多场音乐会。

此次回归大湾区、参与YMCG国际文化盛事,被她视为一次不同寻常的全新体验。“粤港澳大湾区与生俱来就具备多元融合的气质,同气连枝又尊重差异,这些都是实现伟大创造的催化剂。”崔琳涵说。

名校名团青年演奏家乐动大湾区

入选本届音乐周的八十余位学员,分别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茱莉亚学院、波士顿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纽约茱莉亚学院,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香港演艺学院、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等50多所国内外知名音乐院校。还有部分学员是来自中国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等16支中国职业乐团的青年演奏家。

1月28日,丹尼尔·哈丁大师将首次执棒音乐周乐团、联袂挪威小提琴家薇尔德·弗朗及柏林爱乐乐团中提琴首席阿米哈·格罗斯兹,在星海音乐厅演出。哈丁说:“音乐导师团队与YMCG乐团一同参与音乐会的排练和正式演出,对青年音乐家来说,与众多来自国际顶级交响乐团、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卓越音乐家们一同演奏,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1月25日及27日,音乐周将在星海音乐厅举行两场室内乐音乐会。青年音乐家们将在导师的指导下演绎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等大师的室内乐作品。此外,音乐周也将在广州举办一系列的大师班、室内乐沙龙、导师特色工作坊、公开排练、“乐聚·畅谈”等活动,丰富音乐周的文化内涵。

1月29日,丹尼尔·哈丁及导师团队将与青年音乐家一起,亮相大湾区多个文化和旅游地标,感受广东非遗文化。

1月30日、31日,两场精彩演出也将来到深圳音乐厅和香港文化中心,其中后者为闭幕音乐会。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素芹

图/李乐为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亚妮

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id=2120659&site4=&columnID=392#/detail/2120659?site4&columnID=392

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开幕

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Youth Music Culture The Greater Bay Area,缩写为“YMCG”)开幕音乐会于1月21日晚间在星海音乐厅上演,由粤港澳大湾区四支国际知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和澳门乐团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节日乐团”带来精彩演出。

“粤港澳大湾区节日乐团”的音乐家成员之一、深圳交响乐团第一小提琴演奏员郭家和分享道:“我很荣幸代表深交加入到开幕音乐会里,年轻的指挥和独奏家充满活力,大家很积极地朝着非常好的音乐方向努力,彼此完美融合。”

此次开幕音乐会,由从粤港澳大湾区走向世界的青年音乐翘楚崔琳涵执棒。“粤港澳大湾区与生俱来就具备多元融合的气质,同气连枝又尊重差异,这些都是实现伟大创造的催化剂。”此次回归参与YMCG国际文化盛事,在她看来,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全新体验。

“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推动这个区域的共同繁荣发展。”参演开幕音乐会的香港管弦乐团大管首席、音乐周导师莫班文(Benjamin Moermond)来自美国,他长居香港,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融合创新不陌生。澳门乐团大提琴首席吕佳则表示,自己在YMCG的文化艺术交流互动中学到很多。

据悉,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的全新尝试,在文化协同发展的深度广度上超越以往任何一届。从组织架构到运作模式,粤港澳三地合作无间。英国著名指挥家丹尼尔·哈丁担任音乐总监,与世界一流乐团的知名演奏家们组成导师团队。

本届音乐周的八十余位学员,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茱莉亚学院、波士顿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纽约茱莉亚学院,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三所重要音乐学院——香港演艺学院、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还有部分学员来自中国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等中国职业乐团。

1月28日,丹尼尔·哈丁将首次执棒音乐周乐团、联袂挪威小提琴家薇尔德·弗朗和柏林爱乐乐团中提琴首席阿米哈·格罗斯兹演出。1月29日,丹尼尔·哈丁及导师团队将与青年音乐家一道亮相粤港澳大湾区多个文化和旅游地标,感受广东非遗文化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摩登”氛围。此为“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结合创意尝试。1月30日、31日,两场精彩演出也将来到深圳音乐厅和香港文化中心,其中后者为闭幕音乐会。

编辑 秦天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王雯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陈琼玲/文 李乐为/图)

https://www.dutenews.com/n/article/7959178?from=app&clien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