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2020(第四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闭幕,“马拉松”音乐会演足四个多钟

QQ图片20200129230214

1 月 18 日,”2020(第四届)广东国际青音乐周 ” 由艺术总监马友友、音乐周导师团与音乐总监麦克尔 • 斯特恩领衔音乐周 YMCG 交响乐团的所有青年音乐家一起,在星海音乐厅的舞台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 马拉松 ” 音乐会,为本届音乐周落下了帷幕。

这场音乐会从傍晚 6 点开始演出,节目单上一共有 21 首曲目,包括开头和结尾由麦克尔 • 斯特恩执棒音乐周 YMCG 交响乐团演出 J•S• 巴赫的《赋格的艺术》(4 个选段)和《管弦乐组曲第三号》,全部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11 组丝路青年乐坊组合的全新创作,以及由艺术总监马友友亲自演奏的两首巴赫作品。马友友还与羽管键琴演奏家艾维 • 施泰因一起临时加演了一首巴赫《G 大调奏鸣曲》。整场音乐会没有中间休息,一直演到将晚上 10 点多才结束。历时 9 天的音乐之旅在巴赫的音乐中再一次得到艺术与文化上的升华,诠释出音乐融通文化,艺术联结心灵的永恒主题。

巴赫是 2020 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的主题,2020 年正是巴赫诞辰 335 年的纪念。作曲家的最后作品之一《赋格的艺术》、乐队作品的大作《勃兰登堡协奏曲》以及《第三管弦乐组曲》被搬上了闭幕式 ” 马拉松 ” 音乐会的舞台。这场音乐会集中展现了过去九天青年音乐家们以巴赫为载体进行的文化交流。回顾音乐周九天的活动,巴赫的音乐与精神无处不在。马友友认为,巴赫音乐蕴含真理、信任、服务等文化的核心价值:” 文化帮助我们互相沟通,彼此理解,从而构建信任。文化是一种给予,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他人。”

巴赫的音乐主题贯穿了本届音乐周所有的训练及演出,包括开闭幕式曲目、室内乐训练、丝路青年乐坊等。其中丝路青年乐坊的即兴音乐训练更是尝试以巴赫曾借用、援引的巴洛克年代盛行于欧洲宫廷、民间的舞蹈音乐作为训练的主题,从 21 世纪的即兴创作中探讨 18 世纪巴洛克年代音乐创作的精神与方式。

除了开闭幕式音乐会均以巴赫音乐为主题之外,四场在星海音乐厅举行的活动:两场室内乐沙龙与两场 ” 乐聚 • 畅谈 ” 音乐活动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巴赫的音乐与文化精神。第一场 ” 乐聚 • 畅谈 ” 探讨演奏音乐的真理,创作者与演奏者如何通过抉择为他人缔造意义;第二场则探讨音乐,尤其是巴赫的音乐如何带给人意义,从而进一步启发人回馈社会、回归初心。这两场面对公众开放的活动,首次在星海音乐厅室内乐演奏厅举行,两场活动全场爆满,观众参与的热情高涨,足见 YMCG 的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广青交(少年团)、广青交少年基础班在音乐周各项演出活动中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开幕式音乐会中,观众首次聆听到大师马友友与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共同演出巴赫的作品,这对于广青交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肯定。在马友友携 YMCG 交响乐团成员参与的六场社区演出中,广青交(少年团)的孩子们与马友友及青年音乐家同台,为广州市民奉上专业且真诚的 ” 广青交之声 “。此外,马友友还出席了 1 月 17 日晚上举行的广州青年交响乐团首届少年基础班第二学期汇报演出,并与学琴仅 8 个月的孩子们合作演奏了《街头音乐》。大师拉 ” 小手 “,成为音乐周期间最动人的瞬间之一。完成和少年班的 ” 首演 ” 之后,马友友对少年班表示赞赏:” 我真的非常喜欢这些小朋友的演奏,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他们接受的演奏训练也是音乐教育应有的模样。”

报道来源:
新快报 徐绍娜
二O二O年一月十九日
https://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pk=5e2422401bc8e04c6d0001ca

明星|惊艳!马友友走上粤剧戏台演出巴赫

QQ图片20200129221443

马友友携 YMCG 交响乐团成员、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亮相广州六大文旅地标 ” 打卡 ” 演出,是 2020 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的一大亮点。他们将巴赫隽永经典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勃兰登堡协奏曲》(片段)和广东音乐 ” 五架头 “、全新改编的经典作品等音乐共冶一炉,在广州这个融汇传统与现代风格的国际大都市演绎放眼世界与留住乡愁的动人情景。

音乐家们到访的六大地标分别是二沙岛钻石公园、执信中学校园、广州塔 450 观景平台、沙面中心大街、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物馆。六个选点从西到东、从珠江河畔到城市之巅,串联起近代广州的发展轨迹。马友友与青年音乐家们在上述六大地标 ” 打卡 “,留下一个个动人的瞬间,彰显 ”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 的文旅结合理念。

执信中学榕树下,马友友、余隆和学子们畅谈音乐之道。余隆说:” 我们演奏音乐时,不要顾虑太多,要享受,要乐在其中。” 马友友则以巴赫《第三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前奏曲与《蒙古长调》为执信中学师生留下难忘的记忆。在游人如鲫的广州塔 450 观景平台,青年音乐家的《第四勃兰登堡协奏曲》(片段)、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的《步步高》为云端的广州带来了冬日的暖意。有来自山东的游客表示:” 在这里邂逅马友友,缘分!”

在粤剧博物馆水上舞台,青年音乐家们在平日用于 ” 唱、念、做、打 ” 的戏台演奏起巴赫的《第五勃兰登堡协奏曲》,而与之相匹配的则是广东民族乐团 ” 五架头 ” 演奏的《雨打芭蕉》和《步步高》,压轴出场的马友友以巴赫的第一、第六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为演出画上圆满的句号。在粤剧艺术博物馆 ” 打卡 ” 的大学生小李表示:” 真没想到能在这么古老的街区邂逅巴赫,邂逅马友友!巴赫与民乐的碰撞太让我惊喜!” 巴赫与广东音乐 ” 携手 “,西方经典遇上东方传统,文化的共融互通在粤剧舞台得到最创新且出彩的体现。

报道来源
新快报 徐绍娜
二O二O年一月十九日
https://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pk=5e2423431bc8e04d6d000207

2020(第四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盛大闭幕!2021再见!

QQ图片20200129230228

1月18日,“2020(第四届)广东国际青音乐周”以YMCG(注:YMCG是音乐周四个关键词Youth、Music、Culture、Guangdong 的缩写,分别代表了音乐周的青年、音乐、文化、广东这四大元素)特有的开放、包容、交流、发展的面目,由艺术总监马友友、音乐周导师团与音乐总监麦克尔•斯特恩领衔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的所有青年音乐家一起,在星海音乐厅的舞台为观众们呈现出一场别开生面的“马拉松”音乐会。

这场音乐会从傍晚6点开始演出,节目单上一共有21首曲目,包括开头和结尾由音乐周音乐总监麦克尔•斯特恩执棒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演出J•S•巴赫的《赋格的艺术》(4个选段)和《管弦乐组曲第三号》,全部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11组丝路青年乐坊组合的全新创作,以及由艺术总监马友友亲自演奏的两首巴赫作品。马友友还与羽管键琴演奏家艾维·施泰因一起临时加演了一首巴赫《G大调奏鸣曲》。整场音乐会没有中间休息,一直演到将晚上10点多才结束。本届音乐周也在这场“马拉松”音乐会之后拉上了帷幕。

历时9天的音乐之旅在巴赫的音乐中再一次得到艺术与文化上的升华,诠释出音乐融通文化,艺术联结心灵的永恒主题。

省市联动,全球瞩目

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品牌活动,由省文旅厅主办、广州交响乐团和星海音乐厅承办、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支持的2020(第四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使国内外主流媒体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中心城市广州,同时也开创YMCG首次省市联动策划组织的先河。

音乐周期间,美国《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英国《BBC音乐杂志》(BBC Music Magazine)、澳洲古典音乐杂志《聚光灯》(Limelight)、香港电台第四台、北京《音乐周报》、《三联生活周刊》等媒体进驻音乐周,香港凤凰卫视全程拍摄,为音乐周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艺术总监马友友及音乐周导师、学员作专题报道。世界顶级音乐学府的校长们及中国音协主席团成员、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主席团成员等业界大咖亲临马友友与广州青年交响乐团排练现场观摩,并出席音乐周开幕式音乐会。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atías Tarnopolsky连续三天到音乐周举办现场实地观摩考察。各大媒体高度肯定包括开闭幕音乐会在内的各大演出演出,其中,对以马友友为首的YMCG导师团队、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在广州六大文旅地标的展演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澳洲古典音乐杂志Limeligh编辑Angus McPherson在参与音乐周全程活动后评价道:“2020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是一个围绕巴赫永恒的音乐而开展的,迷人而极具启发性的文化交流盛会。”

永恒巴赫

巴赫是2020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的主题,2020年正好也是巴赫诞辰335年的纪念。作曲家的最后作品之一《赋格的艺术》、乐队作品的大作《勃兰登堡协奏曲》以及《第三管弦乐组曲》被搬上了闭幕式“马拉松”音乐会的舞台。这场集中展现了过去九天青年音乐家们以巴赫为载体进行的文化交流的音乐会,演出三天前即全场售罄。

回顾音乐周九天的活动,巴赫的音乐与精神无处不在。音乐周艺术总监马友友认为,巴赫音乐蕴含真理、信任、服务——即文化的核心价值:“文化帮助我们互相沟通,彼此理解,从而构建信任。文化是一种给予,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他人。”马友友为音乐周带来巴赫的启迪,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和文化环境中,试图通过巴赫其人和音乐探讨沟通的可能性,为年轻一代种下和平、包容的精神种子。

巴赫的音乐主题贯穿了本届音乐周所有的训练及演出,包括开闭幕式曲目、室内乐训练、丝路青年乐坊等。其中丝路青年乐坊的即兴音乐训练更是尝试以巴赫曾借用、援引的巴洛克年代盛行于欧洲宫廷、民间的舞蹈音乐作为训练的主题,从21世纪的即兴创作中探讨18世纪巴洛克年代音乐创作的精神与方式。

除了开闭幕式音乐会均以巴赫音乐为主题之外,四场在星海音乐厅举行的活动:两场室内乐沙龙与两场“乐聚·畅谈”音乐活动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巴赫的音乐与文化精神。第一场“乐聚·畅谈”探讨演奏音乐的真理,创作者与演奏者如何通过抉择为他人缔造意义;第二场则探讨音乐,尤其是巴赫的音乐如何带给人意义,从而进一步启发人回馈社会、回归初心。这两场面对公众开放的活动,首次在星海音乐厅室内乐演奏厅举行,两场活动全场爆满,观众参与的热情高涨,不少人还是从外地赶来广州参加,足以证明YMCG的影响力。

当马友友走上粤剧戏台

马友友携2020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交响乐团成员、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亮相广州六大文旅地标,将巴赫隽永经典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勃兰登堡协奏曲》(片段)和广东音乐“五架头”、全新改编的经典作品等音乐共冶一炉,在广州这个融汇传统与现代风格的国际大都市演绎放眼世界与留住乡愁的动人情景。

音乐家们到访的六大地标分别是二沙岛钻石公园、执信中学校园、广州塔450观景平台、沙面中心大街、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物馆。六个选点从西到东、从珠江河畔到城市之巅,串联起近代广州的发展轨迹。马友友与青年音乐家们在上述六大地标“打卡”,留下一个个动人的瞬间,彰显“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结合理念。

执信中学榕树下马友友与余隆和莘莘学子畅谈音乐之道。余隆说到:“我们演奏音乐时,不要顾虑太多,要享受,要乐在其中。”马友友则以巴赫《第三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前奏曲与《蒙古长调》为执信中学师生留下难忘的记忆。在游人如鲫的广州塔450观景平台,青年音乐家的《第四勃兰登堡协奏曲》(片段)、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的《步步高》为云端的广州带来了冬日的暖流。有来自山东的游客表示:“在这里邂逅马友友,缘分!”

在粤剧博物馆水上舞台,青年音乐家们在平日用于“唱、念、做、打”的戏台演奏起巴赫的《第五勃兰登堡协奏曲》,而与之相匹配的则是广东民族乐团“五架头”演奏的《雨打芭蕉》和《步步高》,压轴出场的马友友以巴赫的第一、第六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为演出画上圆满的句号。在粤剧艺术博物馆“打卡”的大学生小李表示:“真没想到能在这么古老的街区邂逅巴赫,邂逅马友友!巴赫与民乐的碰撞太让我惊喜!”巴赫与广东音乐“携手”,西方经典遇上东方传统,文化的共融互通在粤剧舞台得到最创新且出彩的体现。

安排大师名家和青年音乐家进行社区演出,是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措施,以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同等的力度支持广州“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大背景下,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主承办方积极响应,主动作为的举措。

大师拉“小手”

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广青交(少年团)、广青交少年基础班在音乐周各项演出活动中都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开幕式音乐会中,观众首次聆听到大师马友友与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共同演出巴赫的作品,这对于广青交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肯定。英国《BBC音乐杂志》编辑Oliver Condy评价道:“音乐会为巴赫的音乐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不仅因为美妙的交响乐改编版本,更因为广交和广青交的热情、全情投入而闪耀的演出。中国交响音乐的未来掌握在这个具有天赋的音乐大家庭手里。他们的指挥景焕是一颗冉冉上升的巨星,必将带领她的音乐家们走向更高的水平。”

在马友友携YMCG交响乐团成员参与的六场社区演出中,广青交(少年团)的孩子们与马友友及青年音乐家同台,为广州市民奉上专业且真诚的“广青交之声”,其演奏得到了马友友的充分肯定。最为值得铭记的是,马友友出席了1月17日晚上举行的广州青年交响乐团首届少年基础班第二学期汇报演出,并与学琴仅8个月的孩子们合作演奏了《街头音乐》。

大师拉“小手”,可以说是音乐周期间最动人的瞬间之一。事实上,马友友在刚刚抵达广州就已经向工作人员询问关于广青交“少年基础班”的发展情况,2019音乐周期间对少年班的殷殷寄语成为他长久以来的牵挂。完成和少年班的“首演”之后,大师再次对少年班表示赞赏:“我真的非常喜欢这些小朋友的演奏,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他们接受的演奏训练也是音乐教育应有的模样。孩子们真的很幸福,能有广州交响乐团作为坚实的后盾为这个了不起的项目提供支持。我觉得这非常用心,也很让我感动。”

除了和广青交、少交、少年班三者的邂逅之外,马友友还在音乐周期间接受广东高校学生代表对他的专访,畅谈他在欧洲瑞法边界大型强子对撞机地下隧道演奏巴赫的体验;和热爱音乐的外语学生探讨就业问题;探索巴赫音乐中关于希望的描述等等。可见平等、多元的文化沟通,在YMCG的每一个角落中发生。

随着2020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闭幕式音乐会最后一个音符的落下,第四届音乐周宣告圆满落幕。音乐周注入了余隆、马友友及导师团队跨越文化、共创未来的音乐理念和文化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创新且影响深远的尝试。在他们的引领下,来自海内外不同地区的青年音乐家以乐会友,学习吸收海内外先进开放的文化思维和艺术养分,向世界展示当今中国的生动形象,展示活力广东的迷人风采。

报道来源:
人民号
二O二O年一月十九日
https://rmh.pdnews.cn/Pc/ArtInfoApi/article?id=10916817

马友友携青年音乐家乐动广州 中西音乐碰撞助千年商都焕发全新活力

QQ图片20200129221714

1月16日和17日下午,正在进行中的2020(第四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以下简称“音乐周”),由音乐周艺术总监马友友亲自领衔,国际名家组成的音乐周导师团成员与来自全球的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青年音乐家们,以及由省市合作共建、广州交响乐团创办的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的学子们共同参与下,在二沙岛钻石公园、执信中学校园内、广州塔450观景平台、沙面中心大街、永庆坊和粤剧艺术博物馆水上舞台举行了六场社区演出。安排大师名家和青年音乐家进行社区演出,是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州交响乐团和星海音乐厅承办的“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措施,以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同等的力度支持广州“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大背景下,积极响应,主动作为的举措。

本届音乐周六场社区演出安排,是音乐周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与艺术总监马友友共同谋划,由广州交响乐团及马友友团队双方共同保障落地实施。1月16、17日两个下午,马友友与音乐周全体青年音乐家以及导师团前往广州市内六个文化及旅游地标,连同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的重奏组,以古典音乐重要源头之一巴赫的音乐元素与广州的新老城市文化景观唱和,音乐仿如流动的建筑,砖瓦则如同凝固的和弦,两者的混搭和碰撞产生出和谐与蓬勃的艺术力量,让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本次六场社区演出,也是马友友继在本届音乐周开幕式音乐会上与广交常任指挥执棒的广州青年交响乐团进行了首次合作之后,再次与广青交的少年团同场演出,极大的激发了以广青交为代表的广州青少年的艺术潜力和热情。

其中在沙面中心大街,马友友先祝大家“新年快乐!”,然后演奏了巴赫《第三号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之“布列舞曲”、“吉格舞曲”。引来大批市民围观欣赏。

在永庆坊,马友友带来巴赫《第二号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之“前奏曲”、“吉格舞曲”。并与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小提琴重奏组的孩子们交流合照。

在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主办方还精心策划了“巴赫与广东音乐”这个东西音乐文化碰撞的细节,在广东民族乐团重奏组演出完《雨打芭蕉》《步步高》后,马友友登场带来三首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选段。马友友、巴赫与岭南园林、粤剧戏台的结合,产生出奇妙治愈的花火,也让在场市民大叹惊喜。

关于携巴赫的音乐走出音乐厅,展开与城市和大自然的对话,马友友并不陌生:“我现在在世界各地演奏这样的音乐,在音乐厅或者开放的空间,在没有墙壁的地方都演奏过;我为学生、老人,以及年轻人演奏。音乐确实能够带来改变。我希望,不管你在哪里,不管我在哪里,我们都能通过巴赫的音乐帮助人们走到一起”。

本届音乐周自1月10日开幕以来,已举行了开幕式音乐会、数场音乐沙龙和“乐聚·畅谈”讲座,以及每天从早到晚安排的大师班、丝路青年音乐工坊、乐团排练等多项活动。目前,本届音乐周以接近尾声,六场社区演出之后,本届音乐周的闭幕式音乐会将于1月18日晚6点,以音乐周特有的开放、包容、交流、发展的面目,由马友友、导师团与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的所有青年音乐家一起,在星海音乐厅的舞台为观众们呈现出一场别开生面的“马拉松”音乐会。

报道来源:
文娱频道
二O二O年一月十九日
https://c.m.163.com/news/a/F38I2K2I0537A7WH.html?spss=newsapp&spsw=1

马友友:广州是中国的宝贝

QQ图片20200129225951

广州青年交响乐团的小乐手
  昨晚6时,2020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的闭幕式音乐会在星海音乐厅奏响,马友友领衔的导师团与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国际青年音乐周交响乐团)的青年音乐家们一起,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巴赫马拉松”音乐会,展现了音乐周开放、包容、交流、发展的面目。音乐周自10日开幕以来,举行了多项活动,包括六场社区演出。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时,音乐周艺术总监、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表示:“我们相遇在音乐里,总会有惊喜。”
  
  4小时“巴赫马拉松”,两位导师即兴“脱口秀”
  昨晚,2020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闭幕式音乐会在星海音乐厅举行,从傍晚6时起奏响连续4小时的“巴赫马拉松”。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的青年音乐家将一周以来在广东音乐周的学习领悟,化作音符里的跃动,以不同形式呈献给观众。
  音乐会上,YMCG交响乐团接连带来巴赫的经典曲目《赋格的艺术》(选段)、《勃兰登堡协奏曲》(选段)、《D大调第三管弦乐组曲》等作品。
  11组丝路青年乐坊带来的即兴表演,更是备受期待。面对不同的主题,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乐者海纳百川,带来创意十足的诠释,不断惊艳着现场观众。
  现场,马友友不仅带来精彩独奏,还变身串场主持人,与老朋友——YMCG乐团指挥、美国著名指挥家迈克尔·斯特恩说起“脱口秀”。已经连续四届担任艺术总监的马友友笑言自己是“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最老的成员”,“但这个舞台是平等的”。
  斯特恩则透露,每年来广州参加青年音乐周,都有不同感受。“今年,我们与青年艺术家们一起分享、交流、合作,当然,还有各种吃!真的非常开心。”
  在为期一周多的音乐周中,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71名青年音乐家们走到一起,在以艺术总监马友友及音乐总监迈克尔·斯特恩两位导师领衔的国际名家导师团队的指导与陪伴下,一同排练、练习、交流、演出、玩耍,欢乐有爱的气氛贯穿始终。
  进社区“快闪”
  二沙岛、执信中学、广州塔、沙面、永庆坊和粤剧艺术博物馆“快闪”
  本届音乐周以德国音乐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和他的音乐为主线。
  不仅在音乐厅,马友友以及YMCG还把巴赫的音乐带到社区。1月16日、17日,由余隆、马友友策划,马友友领衔、音乐周导师团成员与YMCG交响乐团青年音乐家们,以及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的学子们组成的乐队,在二沙岛、执信中学、广州塔、沙面、永庆坊和粤剧艺术博物馆水上舞台接连举行6场“快闪”演出,为市民带去了难忘的音乐记忆。
  在沙面百年古树下,马友友边“舞蹈”边拉琴,还现场客串起主持人,“采访”起两尊拉琴表演者的雕塑,与现场的孩子们亲切互动。在哈哈大笑之余,引领他们认识古典音乐的魅力。演出时,马友友则立刻全情投入,感情充沛,演到激动处甚至站起来拉琴,高超的技艺吸引家长孩子们看得聚精会神。
  在粤剧博物馆,主办方则精心策划了“巴赫与广东音乐”这个东西音乐文化碰撞的环节。水上楼台,音乐响起,浪漫至极,吸引了不少游客与市民驻足欣赏。有观众被音乐深深感染,感动落泪。音乐仿如流动的建筑,砖瓦则如同凝固的和弦,两者的混搭和碰撞产生出和谐与蓬勃的艺术力量,让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有网友表示:“没想到在街头也能邂逅马友友这样的国际大师!”
  对话
  马友友:“我给广青交的孩子们打100分!”
  广州日报全媒体:本次音乐周的“快闪”备受关注,您认为如此安排的意义是什么?更喜欢去很有历史感的地方,还是很现代的地方?为什么?
  马友友:去到某个地方,我最在意的是那个地方的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会让人产生新鲜感。我们在这里演奏巴赫的音乐,围观的人们,是路人偶然听到音乐走了过来,还是有目的地来到这里,无论他们为什么来到这里,我们在这里,相遇在音乐里,就会有惊喜。
  广州日报全媒体:和学员的相处中,你有什么收获?
  马友友:我们是他们的长辈,也是同事,不同的看法都可以互相交流借鉴。这样的环境和氛围让他们感到安心,能够去试验、去想象。试验也是我们的目的,试验之后才能找到方向。有很多人表演的时候会害怕,担心被别人笑。但表演的目的是让听众快乐,听众最重要,表演者是次要的,听众是来欣赏的,不是来批评你的。
  我们一起分享,不一定是立竿见影有效的,但对他的人生、将来是有益的。比如我很害羞,那我就先解决这个问题,当小的问题一个一个解决了,就离长远的目标越来越近。
  广州日报全媒体:本届音乐周的主题是巴赫,这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量?
  马友友:巴赫在音乐里能表现无限大,他是拥有同理心的“科学作曲家”,他能给我们安慰,了解我们所有的感情。巴赫是最杰出的即兴演奏家之一,温顿·马萨利斯说他是第一位爵士的作曲家。我们在文化上如果做得足够好,就可以把“他者”变成自己,进一步成为“我们的”财富,这是文化的宗旨和目的。这也是我们在YMCG所做的——把经典的音乐带到现代。文化给我们一个机会,是造“桥”而不是造“墙”,善于分享,就能增强我们所有的人的创造力。
  广州日报全媒体:开幕式音乐会上,广州青年交响乐团的小乐手也有登台表演,社区“快闪”,你也有和他们合作。你给他们的表现打多少分?
  马友友:100分!开幕式音乐会前他们正值期末考试,但是他们仍然很用心完成指挥对他们的要求,他们拉的曲子那么美妙。感谢所有做这件事的人,很佩服他们。我看到11岁的吹双簧管的小女孩用非常健康的态度对待学习,没有任何不健康的压力。
  广青交在做的事情并不是训练音乐家,而是塑造未来的公民。它给所有的人提供机会,文化是给大家的,不是给特定人群的。这一点,尤其可贵。
  广州日报全媒体:每年你都付出时间和精力来“坐镇”音乐周,音乐周以及广州吸引你的最大魅力是什么?
  马友友:我喜欢广州,天气好、空气好,吃得新鲜美味。这里的人热情、自然。我觉得广州是中国的宝贝,无论是在历史、文化还是经济方面。我在这里工作非常舒服。特别是,我们做的工作这么有意义。

报道来源:
广州日报 张素芹 黄岸
二O二O年一月十九日
https://gzdaily.dayoo.com/h5/html5/2020-01/19/content_126172_677373.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马友友的广州音乐之旅:巴赫与小蛮腰、沙面的文化景观唱和

LLW29

1月16日和17日下午,2020(第四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以下简称“音乐周”),由音乐周艺术总监马友友亲自领衔,国际名家组成的音乐周导师团成员与来自全球的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青年音乐家们,以及由省市合作共建、广州交响乐团创办的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的学子们共同参与下,在二沙岛钻石公园、执信中学校园内、广州塔450观景平台、沙面中心大街、永庆坊和粤剧艺术博物馆水上舞台举行了六场社区演出。

本届音乐周六场社区演出安排,是音乐周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与艺术总监马友友共同谋划,由广州交响乐团及马友友团队双方共同保障落地实施。1月16、17日两个下午,马友友与音乐周全体青年音乐家以及导师团前往广州市内六个文化及旅游地标,连同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的重奏组,以古典音乐重要源头之一巴赫的音乐元素与广州的新老城市文化景观唱和。

音乐仿如流动的建筑,砖瓦则如同凝固的和弦,两者的混搭和碰撞产生出和谐与蓬勃的艺术力量,让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本次六场社区演出,也是马友友继在本届音乐周开幕式音乐会上与广交常任指挥执棒的广州青年交响乐团进行了首次合作之后,再次与广青交的少年团同场演出,极大的激发了以广青交为代表的广州青少年的艺术潜力和热情。

关于携巴赫的音乐走出音乐厅,展开与城市和大自然的对话,马友友并不陌生:“我现在在世界各地演奏这样的音乐,在音乐厅或者开放的空间,在没有墙壁的地方都演奏过;我为学生、老人,以及年轻人演奏。音乐确实能够带来改变。我希望,不管你在哪里,不管我在哪里,我们都能通过巴赫的音乐帮助人们走到一起。”
据介绍,本届音乐周自1月10日开幕以来,已举行了开幕式音乐会、数场音乐沙龙和“乐聚·畅谈”讲座,以及每天从早到晚安排的大师班、丝路青年音乐工坊、乐团排练等多项活动。目前,本届音乐周以接近尾声,六场社区演出之后,本届音乐周的闭幕式音乐会于1月18日晚以音乐周特有的开放、包容、交流、发展的面目,由马友友、导师团与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的所有青年音乐家一起,在星海音乐厅的舞台为观众们呈现出一场别开生面的“马拉松”音乐会。

报道来源:
南都文化 朱蓉婷
二O二O年一月十八日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00118251384.html?layer=2&share=chat&isndappinstalled=0

来了来了!马友友到执信来了!

微信图片_20200121171143

“来了!”日前,世界著名华裔大提琴音乐家马友友出现在执信中学奉恩堂前,引起学生阵阵欢呼。

据悉,2020(第四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由音乐周艺术总监马友友领衔,由国际名家组成的音乐周导师团成员、来自全球的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青年音乐家们、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的学子们共同参与,在二沙岛钻石公园、执信中学校园内、广州塔450米观景平台、沙面中心大街、永庆坊和粤剧艺术博物馆水上舞台举行六场社区演出。

在执信中学,马友友与音乐周全体青年音乐家以及导师团,连同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的重奏组,以巴赫的音乐元素与执信中学文化景观进行“唱和”。现场,马友友演奏了巴赫G大调第一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一乐章序曲,以及蒙古长调两首乐曲,吸引众多学生驻足观看。

“我希望,不管你在哪里,不管我在哪里,我们都能通过巴赫的音乐帮助人们走到一起。”携巴赫的音乐走出音乐厅,展开与城市和大自然的对话,马友友并不陌生。他说,他现在在世界各地演奏这样的音乐,音乐厅或者开放的空间都是他的演奏地点,学生、老人以及年轻人都是他的演奏对象。

本届音乐周自1月10日开幕以来,已举行开幕式音乐会、数场音乐沙龙和“乐聚·畅谈”讲座,以及每天从早到晚安排的大师班、丝路青年音乐工坊、乐团排练等多项活动。闭幕式音乐会于1月18日晚举行,以音乐周特有的开放、包容、交流、发展的面貌,由马友友、导师团与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的所有青年音乐家一起,在星海音乐厅的舞台为观众们呈现一场别开生面的“马拉松”音乐会。

报道来源:
广州教育头条 马立敏 实习生 唐俊霏 通讯员 廖晓瑜
二O二O年一月十八日
https://open.weixin.qq.com/connect/oauth2/authorize?appid=wx847772b3a82d4e8f&redirect_uri=https%3A%2F%2Fmember.nfapp.southcn.com%2Fucapi%2Fwechat%2Fv1%2FloginByMp%3FmpNumber%3D1%26redirectUrl%3Dhttps%3A%2F%2Fstatic.nfapp.southcn.com%2Fcontent%2F202001%2F18%2Fc3000748.html%3FcolID%3Dnull%26appversion%3D6200%26firstColID%3D7419%26layer%3D2%26share_token%3D%26from%3Dgroupmessage%26isappinstalled%3D0%26date%3DbnVsbA%3D%3D&response_type=code&scope=snsapi_userinfo&state=STATE#wechat_redirect

马友友执信“快闪”演奏 弦音跃动百年名校

微信图片_20200121171241

“你们考完试了吗?来跟我一起玩音乐!”1月16日下午,世界著名音乐家马友友带着巴赫的音乐走进执信校园,让执信学子与世界音乐大师零距离交流。

冬日暖阳,绿柳成荫,执信驰光广场热闹非凡,同学们翘首以盼,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即将开始。

几张凳子,几台谱架,空气中也带起音乐涟漪,熟悉旋律在执信荷塘旁响起。20位来自执信中学交响乐团同时也是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成员的同学们现场演奏莫扎特《弦乐小乐曲》,他们配合默契,与音乐融为一体。

世界著名大提琴家、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艺术总监马友友先生的到场,更是把“快闪”音乐会的气氛推至高潮。

马友友和著名指挥家、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来到广场中与执信师生亲切交流自己对音乐的想法和领悟,他们一致认为演奏音乐应该“感到快乐和享受,而不是带有目的性”。
著名指挥家余隆先生称赞执信中学乐团是非常棒的乐团,马友友也表示希望有机会一起合作。
随后马友友为执信师生演奏了两首乐曲。《G大调第一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一乐章序曲》乐声优美,时而轻灵、时而深沉,显露出大师高超的演奏技巧和独到的音乐理解。第二首《蒙古长调》充满了浓郁的蒙古风情,悠扬的琴声和感人的旋律仿佛把大家带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领略草原的景色和风土人情。一曲奏罢,最后一个音符伴随着大师扬起的弓子而直入云霄,不绝如缕,在场师生沉醉其间。

随后登场的,是2020广州青年音乐周的学员们,这些来自全球各个国家的年轻音乐家带来了巴赫的《G大调第三勃兰登堡协奏曲》(选段)。在他们精彩的演奏中,“快闪”音乐会走向尾声。

自2017年以来,执信中学交响乐团与广州交响乐团开展深度合作,学校聘请广州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景焕、杨艺担任指挥,聘请广交资深演奏员担任各声部指导老师。2018年11月,国际著名的指挥家、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先生、广州交响乐团艺术顾问余其铿先生、广州交响乐团陈擎团长等一行莅临我校,给我校交响乐团艺术指导,上大师课。通过高水平的专家指导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执信交响乐团的专业水平。执信中学交响乐团获得2018年全省艺术展演一等奖第一名,2019年勇夺全国艺术展演一等奖。执信中学交响乐团是一支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高水平艺术团。

此次活动是由广东省文旅厅主办主办、广州交响乐团和星海音乐厅承办的“2020(第四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举办的六场社区展演活动中的第二站。马友友、余隆等大师走进执信中学,流淌的音乐与浓厚的人文氛围相融合,百年名校,乐声悠扬,艺术教育,尚善至美。

学生感悟
初二4班 冯装寓:
作为中提琴首席,这次获得了许多不一样的收获,与马友友大师共同参加YMCG的外展活动非常荣幸。在排莫扎特弦乐小夜曲时,过程中有许多问题,一次又一次的调音准、磨合、拉法统一……各种的要求对我们来说都无疑是一种挑战,最后,我们还是出色的完成了这次的重奏。马友友大师最后还激励我们说:音乐最重要的就是快乐。

欧俊琪:
作为表演的大提琴演奏员,很有幸的参与了这次外展。接到这个任务,到演出,时间紧任务重。从每个人各拉各的,到演出时已配合默契。这里面是每个人的努力,也有各个老师的辛勤的付出,早上已忙碌了一天的导师们,晚上还要给大家排练。我很幸运在这个年纪,就能遇到早已慕名已久的马友友大师,以前只能在手机录音中听到的琴声,如今确近在咫尺,还能与他同台演出。在学习之余享受音乐,陶冶心灵。

报道来源:
广州执信中学
撰稿:初三(2)班 严沁萱 高二(10)班 黄睿
摄影:何跃进、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官方摄影
来源:德育处
二O二O年一月十八日
https://mp.weixin.qq.com/s/I1wg0f_i-HAtz8QD27xynA

你们偶遇了吗?马友友“快闪”出现在沙面

QQ图片20200129221443

“祝大家新年快乐!”
1月17日下午,
世界著名华裔大提琴音乐家马友友
“快闪”出现在沙面,
引起市民阵阵欢呼。

将于今晚闭幕的2020(第四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以下简称“音乐周”),由音乐周艺术总监马友友亲自领衔,国际名家组成的音乐周导师团成员与来自全球的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青年音乐家们,以及由省市合作共建、广州交响乐团创办的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的学子们共同参与下,16日和17日,分别在二沙岛钻石公园、执信中学校园内、广州塔450观景平台和沙面中心大街、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物馆水上舞台举行了六场社区演出。

昨日下午三点三十分左右,马友友出现在沙面中心大街,他先祝大家“新年快乐!”,然后演奏了巴赫《第三号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之“布列舞曲”、“吉格舞曲”。

音乐仿如流动的建筑,砖瓦则如同凝固的和弦,两者的混搭和碰撞产生出和谐与蓬勃的艺术力量,让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随后,马友友来到了永庆坊,带来巴赫《第二号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之“前奏曲”、“吉格舞曲”。并与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小提琴重奏组的孩子们交流合照。

到了此次活动的最后一站——粤剧艺术博物馆,主办方精心策划了“巴赫与广东音乐”这个东西音乐文化碰撞的细节,在广东民族乐团重奏组演出完《雨打芭蕉》《步步高》后,马友友登场带来三首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选段。马友友、巴赫与岭南园林、粤剧戏台的结合,产生出奇妙治愈的花火。

本次六场社区演出,也是马友友继在本届音乐周开幕式音乐会上与广交常任指挥执棒的广州青年交响乐团进行了首次合作之后,再次与广青交的少年团同场演出,极大地激发了以广青交为代表的广州青少年的艺术潜力和热情。

来自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的游同学在此次活动中作为广青交的少年团成员参与演出,这是她第一次参与户外活动,“有点紧张。不过,有马友友陪伴,心里踏实多了。”这是她特别的一次演出经历,“我最喜欢在沙面演出,在充满欧式风情的环境,演奏古典音乐,特别有感觉。”

来自重庆的廖女士带着孩子来沙面旅游,她没有预想到会遇见马友友,“很意外,想不到来旅游遇到了名人。”她说小孩在这里享受了一段美妙的音乐旅程。

关于携巴赫的音乐走出音乐厅,展开与城市和大自然的对话,马友友并不陌生:“我现在在世界各地演奏这样的音乐,在音乐厅或者开放的空间,在没有墙壁的地方都演奏过;我为学生、老人,以及年轻人演奏。音乐确实能够带来改变。我希望,不管你在哪里,不管我在哪里,我们都能通过巴赫的音乐帮助人们走到一起。”

报道来源:
文 微社区e家通记者 鹏鹏
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陈文杰 署名除外
编辑 黄文浩
二O二O年一月十八日
https://mp.weixin.qq.com/s/WR4iOOcmaOzNZYK-gU-t-Q

马友友登粤剧艺术博物馆水上戏台演奏

QQ图片20200129221505

1月16日和17日一连两天的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以下简称“音乐周”)的外展活动,令广州的新老城市文化景观与巴赫的音乐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继16日三站活动后,马友友与音乐周导师团成员、青年音乐家们和广州青年交响乐团,昨日又在沙面中心大街、永庆坊和粤剧艺术博物馆举行三场社区演出。在最后一站粤剧艺术博物馆,主办方精心策划了“巴赫与广东音乐”这个东西音乐文化碰撞的细节,在广东民族乐团重奏组演出完《雨打芭蕉》《步步高》后,马友友登场带来三首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选段。马友友、巴赫与岭南园林、粤剧戏台的结合,令在场观众表示“感觉奇妙又治愈”。

这次音乐周六场社区演出地点的选择极具巧思,涵盖广州的新老城市文化景观。身处粤剧艺术博物馆的水上戏台,马友友表示,在这样有水、有树和石头的人造大自然(园林)中,希望用音乐给大家带来最深刻的内心感受。三曲演毕,友友还不忘祝大家“新年吃好、玩好”。

两天的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社区活动不仅所到之处都吸引路人纷纷驻足观看,还吸引到古典乐迷“专程追星”。昨日在现场,一位年轻女士对记者表示,自己得知音乐周这次活动安排后专门请了假,“两天里看了五场马友友,值了”。据悉,六场社区演出之后,本届音乐周的闭幕式将于1月18日晚6点开启,由马友友、导师团与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的所有青年音乐家一起,在星海音乐厅的舞台为观众们呈现出一场别开生面的“马拉松”音乐会。

报道来源:
信息时报 黄文浩
二O二O年一月十七日
http://wap.xxsb.com/content/2020-01/17/content_81957.html